酒瓶是用來裝酒的 容器 。 , 歷史上,酒瓶多以“醬油瓶式”、玻璃材質、信息量少、不重裝飾的簡單樣式呈現于世人面前。而在更早期,中國玻璃制作技術落后,玻璃材質的酒瓶基本上是靠進口,為“ 舶來品 ” 所以早期的玻璃酒瓶都俗稱“洋棒子”。就是現在一般俗語也仍然把一瓶酒,說成是一洋棒子酒。
改革開放以來,曾經讓人不屑一顧的酒瓶,異軍突起,被另眼相看。酒瓶越來越多姿多彩,出現了百花爭艷的繁榮景象,有玻璃酒瓶、塑料酒瓶、陶瓷酒瓶等,并以陶瓷酒瓶為最受歡迎。并作為一種文化景觀,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過去民間的傳統酒瓶更注重日用性和實用性,那么現代酒瓶更增添了藝術性、思想性和科學性。現代酒瓶內涵豐富,已經超出了僅為盛酒容器的概念,赫然變為一種特有的包裝藝術品類和雅俗文化的載體。
對很多收藏愛好者來說,收藏一方面是一種投資方式,另一方面也帶給收藏愛好者文化和內涵的享受。酒瓶本身也許并不值錢,但是,如果被賦予了一定的歷史或文化意義,就會提升其收藏價值。 酒瓶收藏,從品種上看,有單瓶、對瓶、套瓶、系列瓶(三個以上);從材質上看,以陶瓷、紫砂為主,還有金屬的、玻璃的、竹木的、瓜果的;從容量上看,大的可裝5000毫升、小的僅可裝50毫升;從形態上看,有人物、動物、植物、交通工具、軍事兵器等。 對于我國酒瓶收藏市場來說,很多被賦予歷史意義或與名著人物有關的酒瓶成為收藏愛好者的首選。如古代歷史人物、名著、神話傳說類。如十二金釵、京戲臉譜、李白醉酒、屈原、關公、濟公、孔子、孟子、老子、張仲景、曹操、諸葛亮等人物造型都被雕塑成藝術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