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乙酸乙烯共聚物,高分子材料。EVA 中底質輕物性佳,是高級輕量鞋、運動鞋、休閑鞋使用最大量的材料。今天,我們來學習學習EVA發泡的配方原料及三大工藝。
一、EVA發泡配方那些事兒
EVA發泡配方一般由以下幾種原料構成:主料,填充劑,發泡劑,架橋劑,發泡促進劑,潤滑劑。
主料,就是EVA或PE。當然,為了改善產品的物理性能,還可以適當添加一些其他材料,比如,橡膠,POE(聚乙烯辛烯共彈性體)等,還甚至可以加一點TPR(是一種兼具橡膠和熱塑性塑料特性的材料)來加強某些物理性能。
EVA呢,主要指標就是VA含量,它的高低決定幾乎與EVA發泡制品的一切性能都有直接關系。當然。有的只用PE也能發泡。具體用什么主料還是要看產品的要求。
填充劑,目前一般用碳酸鈣或者滑石粉。它的用途在與降低成本,增加產品剛性等等,還能起一點導熱的作用。一般以粒徑大小做為質量指標(當然,含水量也是一方面),比如說120目,400目等。原則上,越細越好,當然價格也會高一些。最大用量在我見過的配方中有40Phr(用量為主料的百分比)。
發泡劑,一般都習慣用AC系列的發泡劑,比如AC-3000H,AC系列發泡劑屬于高溫發泡劑,分解溫度在220多度。也有低溫發泡劑,比如AD-300,分解溫度在140度,還有中溫發泡劑等。因為價格相差并不大,而高溫發泡劑相對來說會穩定一些,所以現在很多老做EVA的都改用高溫的了,也有搭配使用的。AC的用量,得根據具體倍率。
架橋劑,現在用最多的是DCP(鄰苯二甲酸二仲辛酯),以前也有用TAIC,PL400等。DCP的半衰期180度時是1分鐘,130度時是10分鐘,所以呢,一般練料時,溫度盡量控制在120度以下。有的產品對氣味有要求的,可以使用另外一種架橋劑BIPB,它一般和TAIC配合使用。DCP的用量,在平板發泡和模內小發泡中,一般用0.5-0.6Phr,射出發泡中一般0.8-1.0Phr。當然,也有適當加減一點的,也有不同此用法的。
發泡促進劑,現在用得比較多的有兩種,氧化鋅粉,和硬脂酸鋅粉。以前我們這也用這兩種搭配,現在只用氧化鋅了。單一種也能達到效果,而且產品的穩定性可能還要好一些。氧化鋅能使AC的分解溫度降低到160度左右,便于生產。我們這有個共識,一般氧化鋅用量不超過0.2Phr,過多產品收縮會相對大一點。當然,太少的話發泡速度太慢,所以最好也不要低于1.0hr/
潤滑劑,一般用硬脂酸。其實它沒多大作用,就是讓練料時,不粘機器。用多了反而不好,因為它能降低分之間摩擦力,使大多數物理性能都降低。推薦0.5Phr。
二、關于工藝
EVA發泡一般來說有三種工藝,傳統平板大發泡、模內小發泡和射出。
1射出工藝這種工藝是今后的主流,一道工序做出來就是產品了,只是模具精密度高一些。原理類似于塑膠行業的注塑,只不過注塑是立即開模,而且模具溫度不同,也就是EVA的射出不過就是把塑膠注塑的模溫和開模時間調整了一下而已。做現在知名運動鞋大多型體都改用這種方法做了。其他方法跟它比,效率真是差千萬里。
2傳統平板大發泡現在小型工廠一般都采用這種,機器設備成本相對低一點。這種工藝做出來的是板材,再通過沖裁、磨邊等流程做成產品。發泡條件比較固定,溫度在160-170,時間由模具厚度決定,一般90-110秒/MM,壓力150KG/平方CM。
3模內小發泡這種工藝主要用在鞋材方面,運動鞋做二次中底的第一次發泡。按配方練好的料造粒,稱重后放入開好模具內,發泡出來就是鞋子的大體樣子。
這種工藝的難點是模具和配方的對稱,否則很難同時控制倍率和硬度。往往是尺寸合格了硬度不夠,硬度夠了尺寸偏小。
此工藝的發泡條件比較靈活,具體要視產品外形結構,當然主要是時間是的變化,溫度的變化也不大。
前面說到二次中底,這里介紹一下第二次成型。將前面發泡好的粗胚磨掉表皮,壓入成品模具內,通過加熱冷卻兩個步驟是產品成型。
加熱溫度在125-135比較合適,壓力50KG/平方CM,加熱一定時間后再水冷,拿出來就是二次中底了。這種壓縮成的底尺寸比較穩定,物理性能相對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