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紐約市的部分議員在購物潮中“蹭出”別樣熱度,竟然為取消塑料購物袋費而奔走呼號——去年5月,紐約市議會批準通過了商家向塑料袋征收額外5美分費用的法案;如今看來,紐約圍繞塑料購物袋費用的“政治博弈”還沒有完。
不過,美國民眾確實已經認識到,塑料袋帶來的環境壓力日益嚴峻。數據顯示,美國的垃圾車每年會向垃圾填埋場運送約100億個塑料袋,相當于超過9萬噸固體垃圾堆放在垃圾場。而在華盛頓特區,由于較早實行商店對塑料袋收費政策,塑料袋消費已經下降了60%。
美國圍繞塑料購物袋費用的“政治博弈”仍在繼續
事實上,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上升、科技進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國家民眾的消費偏好已經漸漸從滿足基本生活功能向個性化、公益性、可持續性等方向傾斜——用著環保購物袋,吃著綠色有機食物,開著新能源汽車,在采購時選擇印有循環再生標志的商品……尼爾森調查的結果顯示,有66%的全球受訪者表示愿意為對社會環境有積極影響的產品支付一定的“溢價”。
當然,如何引導人們追求環保消費,還是一個復雜課題。近來國外有報道指出,現在全球共有超過450個不同產品等級的生態標簽,而調查顯示僅歐盟境內就有48%的消費者對綠色產品過多的生態環保標識感到困惑。而且,很多時候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的了解僅停留在產品構成和功能本身,對整個產業鏈、供應鏈、貿易鏈等諸多環節中可能發生的高能源消耗、高環境成本無從知曉。
能不能通過建立統一簡潔標識體系,幫助消費者識別商品的“環保可信任度”?顯然,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久前,英國一個大數據公司對全球超過5.2億個在線產品調研后,發現“可持續”將成為2017年零售和時尚品牌發展趨勢中的重要關鍵詞之一,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日益明顯。不過,要引導人們建立成熟的“可持續消費”觀,還需要政府、企業、社會付出多方面的努力,特別是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規和監督機制,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消費”是支撐人類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經濟行為。目前,全球消費品的生產和消費已經引起了全球60%的溫室氣體排放,使用了全球80%的淡水資源,2/3的熱帶雨林因此而消失。面對這樣的現實,除了讓“可持續消費”俏起來,竭盡全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人類恐怕已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