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年電商領域重大并購案件15起,涉及資金超過1000億元,我們整理了2016年在電商行業內重大并購事件名單,分析背后原因,供業內參考。
快遞行業資本化運作激烈
2016年的快遞行業響亮的一個詞就是“上市”,快遞行業伴隨著電商的發展而壯大,誕生了像“三通一達”“順豐”這樣的龍頭企業,各方為爭奪市場,競爭激烈。
2016年3月圓通宣布收購大楊創世,9月13日,圓通借殼A股服裝上市公司大楊創世上市,正式獲得證監會批準;
2016年5月順豐宣布收購泰鼎新材,10月11日,借殼鼎泰新材的方案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
2016年7月韻達宣布與新海股份進行100%股權交換 ,11月8日,新海股份發布公告稱,經證監會審核,公司重組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
互聯網行業流傳著“721”法則,相信在快遞行業也同樣適用。為了完成行業上下游整合,在未來的快遞行業大變局中奪生命線,上市是是存活下去并獲取進攻彈藥的唯一辦法。各方為爭奪上市優先權各顯神通。
順豐在借殼公告中闡述,“在競爭日益激烈、行業整體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快遞企業需要外部資本的幫助,以完成向重資產型企業和綜合物流供服務應商的轉變。 ”
而圓通創始人喻渭蛟面對快遞行業的競爭表示:“2017年將正式進入快遞行業的整合時代,快則五年,慢則五到七年,現在國內的這些物流公司都會相繼進行重組整合。”
申通快遞總裁助理李永順曾表示:大家都能隱約感受到,過了某個點,這個行業就再也不是原來的競爭方式了。
由上看出:快遞龍頭企業爭相上市,以期待獲得資本市場的彈藥進行上下游整合,當整合完成之際也就是中小快遞企業的無用之時。
第三方支付牌照爭奪戰
對于電商企業來說,擁有自己的支付入口,打造自己完整的生態,支付上不在受制于人是夢寐以求的事。但是現在的支付市場大多被支付寶和微信等占據,電商企業每使用一次相關支付手段支付就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這對擁有高流量的和高頻支付場景的公司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在2016年11月滴滴程維曾表示,滴滴日均訂單達到2000萬,但是每一筆業務都需要向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0.5%-3%的手續費;
隨著央行宣布在一段時間內不再批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牌照在市場上只有258張且分等級,全牌照數量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爭搶支付牌照理所應當。
在收購錢袋寶后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穆榮均表示,“美團點評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有利于我們為用戶、商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務。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開放共贏’的原則,和各銀行金融機構、卡組織以及其他支付機構開放合作,為用戶、商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并與合作伙伴攜手并進,實現O2O生態圈的共贏發展。”
在唯品會對外宣布,已完成對浙江貝付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收購,后者正式更名為“浙江唯品會支付服務有限公司”時,唯品會方面表示,“更名的完成將更有利于唯品會推出自有支付品牌和支付平臺,并在獲牌之后借助浙江唯品會支付公司在支付領域的專業優勢,進一步為用戶構建更完整的交易閉環,同時也為唯品會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撐,推動唯品會搭建“互聯網+金融+服務” 閉環生態圈。”
支付牌照的并購看出:未來,支付牌照是擁有流量,高頻詞支付場景公司的標配,不僅是電商,其他領域同樣如此。據速途網報道支付牌照價格3年已經上漲了100倍,未來支付牌照的價格將依舊有增無減。
阿里大生態 京東拓疆土 嘗試新零售
大的并購總離不開巨頭,在中國的電商領域,互聯網的“721”法則極為明顯,前兩位巨頭阿里和京東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地位,在2016年的并購事件中與他們相關的就有7個。兩個巨頭分別在自己想要的領域開疆拓土。
對于阿里來說,每一次并購都是對其生態系統的一次完善。關于阿里的生態系統馬云這樣解釋:”我們運營的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生態系統,一個用新技術,新理念組建而成,由全球數億的消費者,零售商,制造商,服務提供商和投資者組成的仍在持續長大和進化的新經濟體。“而自2016年10月馬云同聯商網同時提出新零售后,其每一次并購新零售趨勢越來越明顯。
阿里宣布收購Lazada時,阿里巴巴總裁邁克·埃文斯(Michael Evans)稱,“投資Lazada將使阿里巴巴得以進軍一個消費者基數龐大且在不斷增長的海外市場,而且這個平臺有著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和穩固的基礎。”這是阿里踐行國際化戰略,構建生態的又一大動作。
2016年11月19日寧波三江購物發布公告,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這次合作在業內引起轟然大波。而三江購物在18日和20日披露的多份公告中,反復強調收購系響應實體零售創新轉型,“新零售”與“全渠道”兩個關鍵詞頻繁出現。
作為阿里系的易果生鮮入股聯華,標志著易果生鮮在線下生鮮業務的布局又擴大了。聯華是中國最大的零售企業之一,如果把這些超市作為前置倉,就能大范圍地覆蓋到周邊客戶,也降低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易果的CEO張曄曾經在C+輪融資上提到,他們認為B2B+O2O會是整個生鮮全渠道的主旋律,社區店或者說前置倉的O2O服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線上線下結合才能滿足消費者對于全場景的需要。
對于京東來說,在保持其3C產品優勢的基礎上擴充全品類,是實現自己的生態完整的關鍵一步。在與永輝達成生鮮方面合作后,收購主營超市商品的1號店無疑是很好的補充。而在隨后爆發的線上商超大戰中,1號店也成為京東阿里華東腹地的一把尖刀。
劉強東表示:“1號店在家居用品和食品雜貨等重要品類,以及在華東和華南等重點區域有鮮明的優勢,我們非常期待通過此次聯手進一步推動1號店的發展,我們將發揮京東卓越的物流能力和豐富的品類實力,確保1號店將繼續為其用戶提供越來越好的商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資本的原罪,創始人的悲哀
知名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在《大合并漩渦》一書中說,“互聯網創業公司是資本驅動型公司,不是一個人的公司,而是很多資本方共同的公司,企業在成長階段,資本發揮著供血作用,在競爭的時候,資本提供者糧草彈藥作用。“但是在某些階段,資本更是毒藥,是暗箭,防不勝防。
在2016年初的美麗說與蘑菇街的并購案中,雙方共同的投資人高瓴資本露出了他神秘的身影,在他和另一個金主騰訊的撮合下雙方得以順利合并。隨后在美麗說CEO徐易容在公開信中說,“作為美麗說股東之一,騰訊將對新公司大力追加投資。”這個大力追加投資,或許是資本給美麗說和蘑菇街的一個賞賜。隨后,徐易容離開自己創建的公司。
另一位汽車之家,平安集團僅用3個月時間就奪得了李想和秦致近十年的奮斗,汽車之家的控制權轉移到平安集團手里。隨后李想,秦致離開董事會。秦致內部信寫道:“知會一下諸位,今天公司開了臨時董事會,我和Nicholas不再擔任公司的CEO和CFO。我作為這個企業的家長,感謝諸位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幫助、包容、忍耐。很遺憾從現在起,我難以再幫助到諸位,衷心希望你們每個人從對自己負責的角度出發,做最合適的選擇。在汽車之家和諸位一起共事是我的榮耀,一起走過一段最美好的路程,希望大家未來能更好。”
未來,并購將更加頻繁
著名財經記者宋瑋在《大并購幕后故事》中這樣寫道:足夠多的資本積累,足夠大的公司體量,不相匹配的盈利能力,不斷惡化的競爭格局,驟然遇冷的資本市場----當這些因素在一個極短的時間節點同時爆發,結局只有一個:大并購。
2017年伊始,不論是體量足夠大的阿里京東,還是競爭日益激烈的快遞行業,在資本行業的寒冬之下,預示著行業的并購大戰正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