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是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是推動“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新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經濟以其開放性、全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廣泛滲透到生產、流通、消費及民生等領域,在培育新業態、創造新需求、拓展新市場、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公共服務創新等方面的作用日漸凸顯,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新動力,孕育全球經濟合作新機遇。
本規劃遵循中央建設網絡強國目標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要求,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明確我國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專項行動與保障措施,以指導我國電子商務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一、發展現狀與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經過近20年積極推進和創新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從2011年的6萬億元增至2015年的21.8萬億元,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
電子商務經濟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一是網購成為消費增長新力量。“十二五”期間,網絡零售額從7500億元猛增至3.88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為3.24萬億元,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達10.8%。二是電子商務成為投資與創業新熱點。“十二五”末,以實物商品、在線服務及數字產品交易為代表的互聯網創業年投資額達153.62億美元,占全國創業投資總額的28.5%。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投資活躍,電子商務園區數量超過1000個,全國電子商務倉儲超過4000萬平方米。線上線下互動(O2O)、跨境電子商務、醫療健康、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B2B)等成為投資與創業熱點。三是跨境電子商務成為外貿增長新動力。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配套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交易規模快速增長,業務模式不斷創新,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
電子商務“雙創”催生規模化就業新領域。“十二五”末,全國開展在線銷售的企業比例增至32.6%,電子商務服務業市場規模達到1.98萬億元,傳統產業與新興業態相關從業者達2690萬人。電子商務已成為各類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領域,培養了大量電子商務創業及經理人才,創造了許多新興工作崗位,成為全面促進就業的有力支撐。
“電商扶貧”開辟“脫貧攻堅”新途徑。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將“電商扶貧”正式納入了精準扶貧工程,提出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2014-2015年,財政部、商務部在256個縣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建設,其中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集中連片貧困縣103個,占比40.2%。電子商務企業積極探索電子商務村、產業扶貧、創業扶貧、用工扶貧等“電商扶貧”方式。
(二)面臨形勢。
全球電子商務進入全面發展和聯動發展疊加的新時期,世界各國電子商務均表現出積極增長勢頭,跨境電子商務貿易與資本合作加速,我國電子商務進入規模發展和引領發展的雙重機遇期。
國家重大戰略為電子商務帶來新機遇。圍繞“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造強國戰略”“互聯網+”“大數據”等國家重大戰略舉措,電子商務立足自身發展規律與優勢,在構建“網上絲綢之路”、促進創新創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將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新一輪科技革命為電子商務創造新場景。以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將持續為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提供支撐,創造精準匹配、交互式購物等用戶體驗,構建新的商業模式。以新一代移動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為代表的網絡技術將持續為電子商務擴展創新空間,大容量數字產品、三維位置服務、全息商品展示等應用領域醞釀新的突破。
經濟與社會結構變革為電子商務拓展新空間。城鄉二元結構調整為電子商務在農村發展提供廣闊市場,電子商務將持續在平衡城鄉消費差距、提升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促進農產品商品化、助推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制造業轉型升級為電子商務在工業領域發展提供創新載體,孕育形成互聯網工廠、網絡定制、創客平臺等創新生產經營方式。流通方式創新和消費升級為電子商務提供融合發展機遇,電子商務進一步融入生活服務、醫療健康、交通旅游等領域;B2B交易服務正在優化重構產業鏈,整合提供交易撮合、物流加工、融資等供應鏈綜合服務。
新經濟快速發展對政府治理提出新挑戰。電子商務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日漸顯現,迫切需要探索協調、共享發展途徑。電子商務新市場主體之間及新舊市場主體間資源爭奪日趨激烈,電子商務市場創新和現行法規之間碰撞日趨頻繁,跨平臺、跨區域違法違規行為日趨隱蔽,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規則、誠信體系建設、網絡交易安全及隱私保護工作日趨艱巨。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牢把握我國有望引領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戰略決策和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壯大電子商務新動能、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創新電子商務民生事業為主線,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政策環境創新和信息基礎建設步伐,充分釋放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活力,提升電子商務競爭水平和服務品質,促進電子商務與農林業、工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及時發展電子商務要素市場,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國際合作,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的電子商務市場,引導電子商務全面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二)基本原則。
——發展和規范并舉。堅持以新理念引領發展,激發電子商務市場活力,不斷拓寬電子商務創新發展領域,積極營造寬松的電子商務創業環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堅持通過創新監管方式規范發展,加快建立開放、公平、誠信的電子商務市場秩序。
——競爭和協調并行。堅持推動市場公平競爭,防范和制止壟斷行為及惡性競爭行為,最大限度減少對電子商務市場競爭的行政干預。堅持協調發展,促進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線上與線下、城市與農村之間優勢互補、一體化發展。
——開放和安全并重。堅持開放發展,鼓勵電子商務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形成物流便捷、標準互認、產能互補、市場共享的國際電子商務發展局面。堅持安全發展,建立健全電子商務交易保障機制,落實網絡安全審查、風險評估等網絡安全制度,妥善處理數據開放和信息共享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和網絡空間主權。
(三)發展目標。
電子商務全面融入國民經濟各領域,發展壯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產業,推動形成全球協作的國際電子商務大市場。電子商務經濟進入規模發展階段,成為經濟增長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動力。電子商務全面覆蓋社會發展各領域,帶動教育、醫療、文化、旅游等社會事業創新發展,電子商務成為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惠及城鄉的重要平臺。
預計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超過40萬億元,網絡零售額達到10萬億元左右,電子商務相關從業者超過5000萬人。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電子商務提質升級。
以“創新和開放”引領發展,全方位提升電子商務市場主體競爭層次,加快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科技水平及市場組織方式創新,推動電子商務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階段。
大力提升電子商務平臺創新發展水平。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對于社會資源的協同利用作用,以平臺經濟為核心促進分享經濟發展,提升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積極發展新經濟。鼓勵生產制造、流通消費、民生服務等各行業、領域電子商務平臺創新發展。積極培育基于社交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及新技術驅動下的新一代電子商務平臺,建立完善新型平臺生態體系。鼓勵電子商務平臺注重內涵式發展,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豐富品種、提升品質,培育品牌,全面提升競爭水平。
加快提升電子商務內外市場一體化水平。對內形成公平有序的統一市場,有效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禁止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電子商務市場競爭,預防和制止電子商務行業壟斷行為,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對外形成規則相通的開放市場,積極發起或參與多雙邊及區域電子商務規則談判和交流合作,建立與國際組織及主要貿易伙伴的交流合作機制,擴大電子商務領域的雙向開放。
著力提升電子商務領域科技支撐能力。加大電子商務領域相關的科學基礎理論、技術和產品研發投入,鼓勵大數據、眾智科學、區塊鏈等現代服務科學與工程理論技術在電子商務領域開展創新應用,構建新一代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加強電子商務企業技術創新,系統開發與集成應用,構建技術優勢,有機整合市場、產業、產品和服務,推動電子商務企業走出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品牌創立之路。
(二)推進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以“協調和創新”引領發展,促進電子商務經營模式融入傳統經濟領域,開創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協調發展局面,加快形成網絡化產業,全面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電子商務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完善基礎設施,打通雙向流通渠道,促進農林產品、農林地區加工品進城,方便農資和消費品下鄉,形成服務于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加快農林產品商品化、品牌化進程,探索訂單農業,加速發展精準農業,形成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依托電子商務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積極開發農林生態、鄉土文化資源價值,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電子商務拉動制造業提檔升級。支持制造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全面合作,整合線上線下交易資源,拓展銷售渠道,打造制造、營銷、物流等高效協同的生產流通一體化新生態。支持鼓勵物流企業建立行業在線采購、銷售、服務平臺,探索生產及服務資源的平臺化,積極培育工業電子商務新業態。發揮網絡消費及采購需求的拉動作用,促進產品質量與設計水平提升,發展基于柔性制造的網絡化定制服務。
電子商務加快商貿流通業創新發展。創新流通企業經營模式,拓展供應鏈綜合服務增值空間,開創以交易為核心、多種交付服務為支撐的B2B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局面。利用新技術加快形成多種消費場景,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商貿流通業進入數字化、智慧型發展階段。
(三)發展電子商務要素市場。
以“創新、協調和共享”引領發展,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推動電子商務人才、技術、資本、土地等要素資源產業化,形成電子商務支撐體系與要素市場一體化發展的全新態勢。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人才和信息服務市場。開展多層次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積極培育電子商務人才市場,形成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產業化發展局面。通過電子商務提升市場信息采集效率,依托大數據提升信息分析及利用能力,形成豐富的信息及智庫產品,壯大面向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產業。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技術服務市場。圍繞電子商務大生態體系建設發展的技術應用需求,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區塊鏈、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各類新技術為重點,加大對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發、創新、應用支持,發揮電子商務技術應用需求引導作用,打造電子商務技術服務產業。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載體及物流服務市場。提高土地資源使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優化發展電子商務園區、眾創空間、孵化器、海外園區及海外倉等產業服務載體,建立電子商務特征明顯的專業載體平臺。加快打通航空、鐵路、水運等交通服務資源,優化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布局和物流配送網點,統籌利用相關信息資源,創新倉儲、運輸及配送模式,加強智能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大幅提高配送效率。解決“快遞止于鄉鎮”“配送最后一公里”“大件及國際物流不通暢”等問題,建立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產業體系,增強物流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市場。鼓勵電子商務平臺與金融機構協作,盤活各類資本,依法合規開展融資服務創新。支持電子商務平臺與上下游企業對接,促進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協同、規范有序發展。促進互聯網支付合規發展,以滿足多樣化電子商務支付場景需求為核心,鼓勵各類支付服務機構創新安全便捷的電子支付工具,形成滿足跨境電子商務、生活服務業、B2B等各類需求的支付服務體系。
(四)完善電子商務民生服務體系。
以“共享和創新”引領發展,推動電子商務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領域,創新開展“電商扶貧”和“便民服務”,使全體人民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建立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的帶動機制,探索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調動全社會扶貧力量,實現產品或項目資源的精準對接,帶動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通過政府與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聯合開展電商扶貧就業行動,重點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收購產品或提供就業機會,精準解決貧困人群就業問題。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深入實施網絡扶貧行動。
積極培育電子商務便民服務。大力發展社區電子商務,依托移動電子商務、地理位置技術,形成服務各年齡層人群,覆蓋居民“衣食住行娛”等生活服務所需的O2O便民服務體系。探索社區人力及服務資源的整合應用,創新資源組織模式,發展社區電子商務就業方式。
積極培育在線醫療健康及教育服務。通過合理開放醫療健康、教育服務資源,積極穩妥地發展面向醫療健康、教育服務資源的電子商務新興服務業態,推動醫院、學校等發展在線服務,拓展服務覆蓋范圍,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醫療健康及教育服務需求。
(五)優化電子商務治理環境。
以“綠色、創新和協調”引領發展,積極開展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創新,優化電子商務市場秩序,應對電子商務自身面臨的環境保護挑戰。
健全法律法規及相應機制。以推動制定和頒布《電子商務法》為中心工作,健全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加強和完善現有法規體系中涉及電子商務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形成保障電子商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法規體系。加強法律服務和法治宣傳,推動完善電子商務規制建設及調整修訂,促進國際電子商務規則與標準協同。
建立新型監管體系。加快建立電子商務市場的網絡化治理機制與技術保障體系,健全網絡交易失信懲戒制度,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動信用信息互聯共享,完善政府與社會聯動的電子商務平臺治理機制。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機制。充分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掌控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狀況,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建立適應電子商務市場規律的治理機制與監管體系。
推動綠色電子商務發展。探索建立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電子商務法規、標準、制度和模式。促進電子商務物流綠色發展,降低車輛排放與能源消耗,全面提升節能環保示范的深度和廣度,宣傳倡導綠色包裝、運輸、倉儲、快遞理念。改善城市網購交付環境,鼓勵發展綠色網購模式,化解網絡消費新增的環保問題。依托電子商務促進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發揮電子商務對“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促進作用。
四、專項行動
圍繞基礎設施、新興產業、要素市場、新秩序等4方面工作,部署17項重點行動。
(一)電子商務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1.電子商務綜合管理平臺建設行動。
優化政務信息系統,加快推動政務信息系統互聯和公共數據共享,統籌推進電子商務相關政務管理平臺建設,依托互聯網技術支撐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實施有效監管,提高電子商務綜合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
加快企業電子檔案管理制度及平臺建設。完善電子發票、電子會計檔案等管理制度和規范標準,推進電子檔案管理,形成電子發票信息庫,建設國家及地方電子發票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前提下,實現各級平臺互聯共享,依托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面向各類電子商務交易與服務平臺,發揮電子會計檔案對電子商務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推動建立統一的電子印章系統,形成一體化、傳統印章和電子印章合二為一的公共服務平臺,為各類電子商務市場主體電子合同在線簽署、保障網絡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提供有效支撐。建立電子合同標準規范及相關管理制度,建設電子合同公共服務平臺,為各類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提供規范化電子合同相關服務。
建設單一窗口平臺。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海關、檢驗檢疫、結算、稅收等管理制度,加快推進形成跨部門共建、共管、共享機制,建設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帶動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管理與服務。
建設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監測平臺。建立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實名制制度和規范,形成貫穿線上銷售產品與線下生產企業的可追溯機制,提升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能力和監管水平,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建立網絡失信舉報平臺。加快建立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完善網上交易在線投訴及售后維權機制。加強12312、12315、12348、12301等平臺電子商務失信信息的整合、共享、推送,在“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開通網絡失信舉報中心,暢通群眾舉報途徑。
2.電子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行動。
進一步加強電子商務經濟宏觀統計監測平臺建設。多渠道整合電子商務相關信息,探索對接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數據資源,建設電子商務經濟運行監測平臺,研究提出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定期發布電子商務發展形勢報告,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決策參考。
進一步加強電子商務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整合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信息資源,建設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客體信息庫和共享服務平臺,推進電子商務信用信息公示,提高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加強信息資源利用,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征信服務。
3.電子商務商業信息服務平臺發展行動。
支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研發數據產品。支持企業依托大數據及統一編碼技術,創新電子檔案收集和利用方式,盤活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海量交易數據信息,提供合法合規的數據信息產品,提高電子商務經營效率與水平。
發展電子商務產業信息服務。鼓勵信息服務機構采集和分析電子商務相關產業領域市場信息,形成多種類型的在線智庫產品,服務政府及企業電子商務決策。推動農資生產、經銷企業與電商平臺企業合作,依托國家農業數據中心、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提供農技和市場信息服務。
(二)新模式與新業態培育工作。
4.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行動。
支持制造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推動商業數據在產供銷全流程的打通、共享使用,支持制造企業發展數據化、柔性化的生產方式,探索建立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流程數據化和電子商務四層聯動、線上線下融合的制造模式。引導傳統制造企業發揮源頭產品數據的優勢,建立電子商務經銷渠道,促進產品服務創新,積極探索網絡化定制等生產經營方式,鼓勵發展品質電商、品牌電商,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引導生產、引領消費的積極作用。
支持商貿流通業與電子商務互動創新。鼓勵B2B電子商務平臺依法合規提供供應鏈綜合服務,開辟流通服務增量空間。支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發展分享經濟、協同經濟等新模式,建立由線上線下全渠道、體驗式消費場景、供應鏈服務平臺等構成的創新經營模式,促進專業市場和商貿零售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探索培育區域電子商務平臺,通過獨立發展或合作發展等多種方式,多層次差異化推動一線城市、制造業基地及農產品主產區電子商務發展,提升區域內生產與流通銜接效率,提高消費服務水平,促進區域電子商務的均衡發展。
支持電子商務服務民生。支持面向城鄉居民提供社區消費、家政服務、遠程繳費、健康醫療、教育培訓等電子商務服務。支持文體、休閑類企業依托電子商務平臺提升服務水平,創新數字內容產品,擴大服務覆蓋范圍。支持旅游景點、酒店等開展線上營銷,規范發展在線旅游預訂市場,推動旅游在線服務模式創新。
5.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行動。
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建立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特點的政策、監管和數據標準等體系,提高貿易各環節便利化水平。鼓勵設立海外倉儲和展示中心,推進B2B業務創新發展。總結評估并復制推廣各綜合試驗區經驗,推動全國跨境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電子商務合作。
積極參與電子商務國際規則制定。深入參與或發起跨境電子商務規則交流和談判,積極發揮建設性推動作用。鼓勵行業組織及企業參與電子商務國際標準、規范和規則體系建設。通過多雙邊對話,與各經濟體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積極推進多雙邊及區域電子商務交流與合作,及時化解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引發的貿易摩擦和糾紛。
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支持各地引導本地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培育一批影響力較大的公共服務平臺、競爭力較強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知名度較高的交易平臺。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圍繞技術、物流、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加強與境外企業合作,通過規范的海外倉、體驗店等模式融入國外零售體系,逐步實現經營規范化、管理專業化、物流標準化和監管科學化。
6.社交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行動。
積極鼓勵社交網絡電子商務模式。鼓勵社交網絡發揮內容、創意及用戶關系優勢,建立鏈接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支持健康規范的微商發展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電子商務服務,刺激網絡消費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