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下午,43歲的張先生從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出院了,拄著雙拐的他走路蠻輕松的。很難想象,之前這是個從高處摔下、右髖骨碎成4塊的病人。張先生告訴記者:“沒想到恢復得這么快。”他就是該院采用3D打印技術完成術前模擬骨折整復手術,并在腹腔鏡下成功實施髖臼骨折內固定手術的幸運傷者。
“術前通過3D打印技術打出1∶1的仿真‘骨模’模擬手術,然后實施腹腔鏡微創手術,并鉆孔植入螺釘。真正的內固定時間不到1小時,前后出血僅80毫升。如果按照傳統術式來做,出血至少得1000毫升。”為其實施手術的該院創傷骨科醫師曾參軍表示,這種微創手術由于精確度高、傷口小、疼痛輕,患者當天就可以翻身,術后恢復快,真正實現了骨盆、髖臼骨折手術的個性化、精準化、微創化。
根據文獻檢索,采用3D打印出全仿真的“骨折髖臼”,提前在體外完成模擬復位手術后在腹腔鏡輔助下成功實施骨折內固定術,此為世界首例。該技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在骨盆髖臼骨折微創治療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曾參軍在骨科工作20年了,雖然忙忙碌碌是常態,但他喜歡自己的工作。手術的精益求精是曾參軍一生的追求,多年來,他不斷將先進的技術應用于臨床,讓更多患者受益。“我很享受手術的過程,每個骨科病人受傷程度都不同,每次高難度手術都是一次新的挑戰。”曾參軍對記者說。▲
2014年2月12日下午,43歲的張先生從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出院了,拄著雙拐的他走路蠻輕松的。很難想象,之前這是個從高處摔下、右髖骨碎成4塊的病人。張先生告訴記者:“沒想到恢復得這么快。”他就是該院采用3D打印技術完成術前模擬骨折整復手術,并在腹腔鏡下成功實施髖臼骨折內固定手術的幸運傷者。
“術前通過3D打印技術打出1∶1的仿真‘骨模’模擬手術,然后實施腹腔鏡微創手術,并鉆孔植入螺釘。真正的內固定時間不到1小時,前后出血僅80毫升。如果按照傳統術式來做,出血至少得1000毫升。”為其實施手術的該院創傷骨科醫師曾參軍表示,這種微創手術由于精確度高、傷口小、疼痛輕,患者當天就可以翻身,術后恢復快,真正實現了骨盆、髖臼骨折手術的個性化、精準化、微創化。
根據文獻檢索,采用3D打印出全仿真的“骨折髖臼”,提前在體外完成模擬復位手術后在腹腔鏡輔助下成功實施骨折內固定術,此為世界首例。該技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在骨盆髖臼骨折微創治療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曾參軍在骨科工作20年了,雖然忙忙碌碌是常態,但他喜歡自己的工作。手術的精益求精是曾參軍一生的追求,多年來,他不斷將先進的技術應用于臨床,讓更多患者受益。“我很享受手術的過程,每個骨科病人受傷程度都不同,每次高難度手術都是一次新的挑戰。”曾參軍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