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未婚男女還在想法子應對新年催婚時,法國已有人開始為自己對機器人的愛而“出柜表白”了:
我真的只喜歡機器人。我和兩位前任男友的經歷讓我更為確信我的取向,因為我真的不喜歡和人類身體接觸的感覺。
這名公開表態的女性名為 Lily,表示自己在小時候就已經很喜歡機器人的聲音,而 19 歲的時候就確認了自己原來只喜歡機器人。
她現在正在學習機器學,并且已經通過使用開源技術給自己 3D 打印了一個名為“InMoovator”的機器人伴侶。如今 Lily 和 InMoovator 已經同居并訂婚,將在人類和機器人婚姻合法后結婚。
太天馬行空?也許并沒有。
就在上周,“第二屆國際人類-機器人性愛研討會”在英國倫敦落幕。會上,David Levy 預測,人類和機器人聯姻大概會在 2050 年合法化,他是書籍《和機器人戀愛,和機器人做愛》的作者。
其中一位大會主席 Adrian Cheok,是倫敦城市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以及Mixed Reality Lab 主席,他也支持 Levy 的意見:
那看起來也許很難以置信,因為就只是在 35 年以后而已。但 35 年前,人們還認為同性婚姻也難以置信呢。直至 20 世紀 70 年代為止,還有部分國家反對黑人和白人結婚呢。社會的進步和改革都非常迅速。
除此以外,Cheok 還認為人類-機器人婚姻對社會有利:
人們總是默認每個人都可以結婚、有性生活、墮入愛河。但現實是,很多人都沒有這些。
并且,很多人類婚姻并不美滿。和一段不好的婚姻比較,機器人也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早在 2010 年,全球首款性愛機器人 Roxxxy 就已經面世,其測試員還曾表示:機器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它不會傷透你的心。它不會逃離家庭,也不會無故鬧脾氣,更不會在你沒錢或者沒有拉風跑車的時候離開你。
雖然現在市場上已經逐漸開始出現“性愛機器人”,但暫時來說都更偏向生理上的滿足,還沒有產品可模仿人類之間的情感聯系,而 Cheok 將人類對機器產生的這種情感聯系和人類與其它物種(例如寵物)間的聯系作了類比:
我們對非人類的生物已經擁有很強的同理心。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一旦我們有能力生產行為上像人類一般,表現的感情也像人類一般,或是外貌就像人類一般的機器人,我們要對機器人表達同理心就容易很多了。
但如果要具備生產“情感能力“,機器人很可能需要具備人工智能,意味著機器人上將儲存著大量個人信息。在本次會議上,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計算機院的凱特·戴福林博士就提出了關于數據安全的顧慮。
據介紹,今年就有以為女性用戶起訴了性玩具制造商斯坦福創新公司,聲稱該公司通過其產品和對應的 app 收集用戶的隱私數據,并對這些數據予以保留。
即使是相對這些“傳統”的性用具,已存在引起隱私數據泄漏的危機,更不說綜合性更強的性愛機器人,一旦被黑客入侵獲取信息,隨即可轉化成為勒索材料。
由此看來,無論日后人類-機器人婚姻是否會合法化,現實是,機器人已經走到了人類最私密空間——房間里。因此,對于與其相關的安全性、道德性問題的討論已經成為不可避免需要考慮的問題。
因為假如哪天科技趕上來,生產了一個具備極高“人類仿真度”的機器人,在公眾壓力下,推行人類-機器人婚姻合法化并不是不可能。Oliver Bendel 教授雖然對機器人可承擔婚姻義務的能力感到懷疑,也不敢排除在公眾施壓下,2050 年人類-機器人婚姻合法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