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華為年終獎曝光,畢業生3年待在華為的,有15到20萬左右的分紅,如果是17-18級員工,03-04年左右進華為的,配股普遍小幾十萬股,稅前分紅大約60-70萬。如果是2000年前來的,分紅能過1百萬!!!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一時間小伙伴不能淡定了,隨后各種媒體及朋友圈刷票,華為一夜間成為新“網紅”。
然而,在網絡一片艷羨和嫉妒情緒之后,華為也是一肚子委屈。而華為內部員工也表示,這明顯是造謠,在捧殺華為。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華為營收2882億元,凈利潤279億元,同比增長32.7%;2015年年收入3950億元人民幣(608億美元);凈利潤369億元人民幣(57億美元),同比增長33%。2016年,按照華為計劃,年收入銷售目標為818億美元。對于銷售收入4000多億,利潤幾百億元人民幣的公司來說,要拿出1500億元做年終獎并不現實。而華為內部員工也暗示這則消息是惡意造謠,捧殺華為,對華為進行道德綁架。“這些過度的吹捧華為,并不是在幫助華為進步,而是在替華為建立更多阻力。”
近期,華為的煩心事還不止這一件,甚至還驚動了中科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起因是,12月1日,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在第57屆日本電池大會上,宣布即將推出業界首個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此消息一出,立馬引爆科技圈,毫無疑問華為有成了“網紅”。有人認為是黑科技,有人也認為是營銷噱頭,甚至有些“不明真相”的用戶前去嘲諷中科院微博,稱華為都商用了中科院還在研究。這可就事兒大了!
但是,事實是什么呢?華為其實在通稿中說的很明白,這是石墨烯基鋰電池,不是石墨烯電池。具體說來就是華為利用了石墨烯的優秀特性改造了鋰電池。華為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原理是通過在電解液中加入高溫抗分解添加劑,配合高溫穩定的大單晶正極,大幅提升電池熱穩定性,同時采用石墨烯進行高效散熱。華為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① 在電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劑,除去痕量水,避免電解液的高溫分解;② 電池正極選用改性的大單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③ 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實現鋰離子電池與環境間的高效散熱。所以說華為對于石墨烯的應用只是作為一種介質加入了鋰電池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散熱和提高壽命等。
石墨烯基電池和石墨烯電池,一字之差謬誤千里,這些反映出“網紅”華為背后的無奈。相對于“朋友圈”的浮躁不安,“科技圈”更需要多一份理性與判斷。與此同時,多角度看待科技圈(各大應用市場搜索OFweek APP,一手掌握科技圈最新動態),也非常必要。
對于混淆的石墨烯電池,感興趣的親們不妨關注下石墨烯3D實驗室用3D打印技術打印的石墨烯電池,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華為迅速成“網紅”的這一時間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