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特點。加快生物質能開發利用,是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內容,是改善環境質量、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任務。
“十二五”時期,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較快,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生物質發電和液體燃料形成一定規模。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氣等發展已起步,呈現良好勢頭。“十三五”是實現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生物質能面臨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機遇。根據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制定《生物質能發展 “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分析了國內外生物質能發展現狀,闡述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發展布局和建設重點,提出了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基本依據。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
(一)發展基礎
1、國際發展現狀
(1)發展現狀
生物質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新能源,技術成熟,應用廣泛,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供需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
生物質發電。截至2015年,全球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其中美國1590萬千瓦、巴西1100萬千瓦。生物質熱電聯產已成為歐洲,特別是北歐國家重要的供熱方式。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發展較快,其中日本垃圾焚燒發電處理量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的70%以上。
生物質成型燃料。截至2015年,全球生物質成型燃料產量約3000萬噸,歐洲是世界最大的生物質成型燃料消費地區,年均約1600萬噸。北歐國家生物質成型燃料消費比重較大,其中瑞典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約占供熱能源消費總量的70%。
生物質燃氣。截至2015年,全球沼氣產量約為570億立方米,其中德國沼氣年產量超過200億立方米,瑞典生物天然氣滿足了全國30%車用燃氣需求。
生物液體燃料。截至2015年,全球生物液體燃料消費量約1億噸,其中燃料乙醇全球產量約8000萬噸,生物柴油產量約2000萬噸。巴西甘蔗燃料乙醇和美國玉米燃料乙醇已規模化應用。
(2)發展趨勢
一是生物質能多元化分布式應用成為世界上生物質能發展較好國家的共同特征。二是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供熱技術和商業化運作模式基本成熟,逐漸成為生物質能重要發展方向。生物天然氣不斷拓展車用燃氣和天然氣供應等市場領域。生物質供熱在中、小城市和城鎮應用空間不斷擴大。三是生物液體燃料向生物基化工產業延伸,技術重點向利用非糧生物質資源的多元化生物煉制方向發展,形成燃料乙醇、混合醇、生物柴油等豐富的能源衍生替代產品,不斷擴展航空燃料、化工基礎原料等應用領域。
2、國內發展現狀
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能源化利用潛力大。全國可作為能源利用的農作物秸稈及農產品加工剩余物、林業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與有機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總量每年約4.6億噸標準煤。截至2015年,生物質能利用量約3500萬噸標準煤,其中商品化的生物質能利用量約1800萬噸標準煤。生物質發電和液體燃料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氣等產業已起步,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生物質發電。截至2015年,我國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約1030萬千瓦,其中,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約530萬千瓦,垃圾焚燒發電約470萬千瓦,沼氣發電約3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20億千瓦時,生物質發電技術基本成熟。
生物質成型燃料。截至2015年,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800萬噸,主要用于城鎮供暖和工業供熱等領域。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產業處于規模化發展初期,成型燃料機械制造、專用鍋爐制造、燃料燃燒等技術日益成熟,具備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基礎。
生物質燃氣。截至2015年,全國沼氣理論年產量約190億立方米,其中戶用沼氣理論年產量約140億立方米,規模化沼氣工程約10萬處,年產氣量約50億立方米,沼氣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階段。
生物液體燃料。截至2015年,燃料乙醇年產量約210萬噸,生物柴油年產量約80萬噸。生物柴油處于產業發展初期,纖維素燃料乙醇加快示范,我國自主研發生物航煤成功應用于商業化載客飛行示范。
(二)存在問題
生物質能是唯一可轉化成多種能源產品的新能源,通過處理廢棄物直接改善當地環境,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綜合效益明顯。從資源和發展潛力來看,生物質能總體仍處于發展初期,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是尚未形成共識。目前社會各界對生物質能認識不夠充分,一些地方甚至限制成型燃料等生物質能應用,導致生物質能發展受到制約。
二是分布式商業化開發利用經驗不足。受制于我國農業生產方式,農林生物質原料難以實現大規模收集,一些年利用量超過10萬噸的項目,原料收集困難。畜禽糞便收集缺乏專用設備,能源化無害化處理難度較大。急需探索就近收集、就近轉化、就近消費的生物質能分布式商業化開發利用模式。
三是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生物天然氣和生物質成型燃料仍處于發展初期,受限于農村市場,專業化程度不高,大型企業主體較少,市場體系不完善,尚未成功開拓高價值商業化市場。纖維素乙醇關鍵技術及工程化尚未突破,急待開發高效混合原料發酵裝置、大型低排放生物質鍋爐等現代化專用設備,提高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工程化水平。
四是標準體系不健全。尚未建立生物天然氣、生物成型燃料工業化標準體系,缺乏設備、產品、工程技術標準和規范。尚未出臺生物質鍋爐和生物天然氣工程專用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生物質能檢測認證體系建設滯后,制約了產業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缺乏對產品和質量的技術監督。
五是政策不完善。生物質能開發利用涉及原料收集、加工轉化、能源產品消費、伴生品處理等諸多環節,政策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尚未建立生物質能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把生物質能作為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立足于分布式開發利用,擴大市場規模,加快技術進步,完善產業體系,加強政策支持,推進生物質能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和多元化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
(二)基本原則
堅持分布式開發。根據資源條件做好規劃,確定項目布局,因地制宜確定適應資源條件的項目規模,形成就近收集資源、就近加工轉化、就近消費的分布式開發利用模式,提高生物質能利用效率。
堅持用戶側替代。發揮生物質布局靈活、產品多樣的優勢,大力推進生物質冷熱電多聯產、生物質鍋爐、生物質與其他清潔能源互補系統等在當地用戶側直接替代燃煤,提升用戶側能源系統效率,有效應對大氣污染。
堅持融入環保。將生物質能開發利用融入環保體系,通過有機廢棄物的大規模能源化利用,加強主動型源頭污染防治,直接減少秸稈露天焚燒、畜禽糞便污染排放,減輕對水、土、氣的污染,建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與環保相互促進機制。
堅持梯級利用。立足于多種資源和多樣化用能需求,開發形成電、氣、熱、燃料等多元化產品,加快非電領域應用,推進生物質能循環梯級利用,構建生物質能多聯產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