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技術創新與多聯產示范。加強纖維素、微藻等原料生產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研發,促進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示范應用。加快非糧原料多聯產生物液體燃料技術創新,建設萬噸級綜合利用示范工程。推進生物質轉化合成高品位燃油和生物航空燃料產業化示范應用。
四、保障措施
1、協同推進。將生物質能利用納入國家能源、環保、農業戰略,加強協調、協同推進,充分發揮生物質能綜合效益,特別是在支持循環農業、促進縣域生態環保方面的作用,推進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研究將生物質能納入綠色消費配額及交易體系。
2、優先利用。落實國家有關可再生能源優先利用和全額保障性收購的要求,建立生物質能優先利用機制,加強對燃氣、石油和電網企業公平開放接納生物質能產品的監管,確保生物天然氣、液體燃料、生物質發電無障礙接入燃氣管網、成品油銷售網及城鄉配電網。
3、加強規劃。將規劃作為項目開發建設的主要依據,統籌生物質各類資源和各種利用方式,以省為單位編制生物質能開發利用規劃。以縣為單位編制生物天然氣、生物成型燃料開發利用規劃,做好與環保、農業等規劃銜接。編制生物質熱電聯產區域專項規劃。在規劃指導下,積極推進生物質能新技術和新利用模式的示范建設。
4、加大扶持。發揮中央和地方合力,完善支持生物質能利用政策措施體系。制定生物質發電全面轉向熱電聯產的產業政策。研究出臺生物天然氣、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和液體燃料終端補貼政策。積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生物質能領域。引導地方出臺措施支持現有政策之外的其他生物質發電方式。
5、加強監管。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生物質能項目建設和運行監管,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加強標準認證管理,做好環保監管,建立生物質能行業監測平臺和服務體系。加強工程咨詢、技術服務等產業能力建設,支撐生物質能產業可持續發展。
五、投資估算和環境社會影響分析
(一)投資估算
到2020年,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其中,生物質發電新增投資約400億元,生物天然氣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產業新增投資約180億元,生物液體燃料新增投資約180億元。
(二)環境效益
生物質能產業具備顯著的環境效益。預計2020年,生物質能合計可替代化石能源總量約5800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5億噸,減少粉塵排放約52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4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44萬噸。
(三)社會效益
“十三五”期間,生物質重點產業將實現規模化發展,成為帶動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型產業。預計到2020年,生物質能產業年銷售收入約12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00萬個,農民收入增加200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