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由于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起步相對較晚,在產業規模以及技術研發等方面仍然與發達國家差距顯著。特別是在減速器、控制器以及伺服系統等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研發仍受制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背景下,國內的機器人企業目前大部分仍集中在系統集成及加工組裝等產業鏈的中下游,高端產業“低端化”的發展趨勢正日漸顯現。
近期,湖南省統計局針對長沙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產業結構層次較低”已成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過程中亟待突破的“瓶頸”。該項調查通過對長沙32家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及走訪座談發現,由于缺乏減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生產能力,長沙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目前大多集中于生產本體以及系統集成等產業中下游業務層面。
調查顯示,2015年長沙工業機器人企業中生產本體的企業數占到全部工業機器人企業的53.6%,產值與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46.9%和51.7%,進行系統集成的企業數占全部工業機器人企業的32.1%,產值與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52%和47.1%。而與此同時,位于產業鏈上游的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生產商卻是“屈指可數”。調查中,生產關鍵零部件的企業僅有2家,其中1家還處于研發試生產階段,產值與主營業務收入僅占到全部工業機器人企業的5.8%和6.7%。
事實上,減速機、控制機等機器人核心部件不僅是機器人系統中利潤最高的部分,也同樣在生產成本中占比最高,上述調查所反映出的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低端化”發展格局,勢必將會直接影響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競爭優勢乃至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不容小覷。
當前我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機器換人”的熱潮可謂方興未艾。客觀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的可提升空間仍然較大。從工業機器人密度這一衡量工業自動化率的指標來看,當前我國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為每萬人49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與制造業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韓國、德國等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而這無疑也意味著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的潛力之巨大,未來廣闊的產業發展前景也不言而喻。
在這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能否通過增強國內機器人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實現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進而推動產業發展向高端邁進,或許將是未來開拓這片市場“藍海”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