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工智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入到公眾視野和日常生活。技術質變前夜,人們卻也不免憂慮: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是否會反過來威脅產業發展和就業?
就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近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向新京報獨家撰稿,闡述了他的看法。
李彥宏堅信,技術變革在給各行各業帶來一定沖擊的同時,也會促生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回顧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進步,并創造大量新就業。
得人工智能者得未來
by 李彥宏
這是一個新舊技術革命的交匯點。
今年是人工智能(AI)誕辰60周年。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地感受到: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熱力正撲面而來。
經過60年發展、尤其是過去10年技術積累的量變,人工智能正處在一個隨時可能發生質變、迎來井噴式創新的前夜。
也是在今年,人工智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入到公眾的視野,并逐漸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歷經了PC時代和移動時代之后,中國互聯網正在開啟由人工智能主導的下一幕。
中國經濟的各行各業,也正在登乘人工智能的快車,駛向一個即將被重書寫的未來。
接下來,無論是一家頗具規模的成熟企業,還是一個尚在探索之中的創業公司,如果想在未來掌握住發展的先機,都有必要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
這也是一個攸關中國經濟未來高度的關鍵路口。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仍在:前三季度GDP實現了6.7%的預期目標,但是支撐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依然占據著最高比例。
把未來寄托于繼續這樣的增長模式,顯然只會進一步加劇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中國的傳統產業、中國的新興產業,都需要通過新技術來提高運營效率、革新發展模式。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如今國家層面講“互聯網+”、雙創、新經濟等,推崇的就是新技術對新業態的撬動、對傳統行業的改變,這也是瞄準了互聯網技術創新對經濟推動作用的順勢而為。
同時,我們也處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期,其重要特征就是很多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就業容納面在變小,但互聯網經濟等新業態卻依然生機蓬勃。
可見,讓技術變革驅動中國的新經濟成為主要的增長源泉,才有可能實現增長引擎的順利切換。而人工智能作為這輪技術革命和變革的核心,也是中國互聯網下一步發展的動能。
互聯網原本有兩個重要切面——“互聯”和“智能”,如果說,互聯網的前兩幕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都是圍繞著“連接”,那么下一幕的人工智能時代,定將會以“智能”為核心動力。
在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趨薄、市場規模漸趨飽和、發展遇瓶頸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就是革新產業困局、提高行業運營效率、激發創新創業的抓手。
時間拉回幾年前,可能很多人還沒法想象,無人汽車和自動翻譯可以這么快就從能想象變為現實。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是極其廣泛的,例如,在金融征信的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百度教育貸款基本已實現“秒批”,這種對傳統金融的顛覆超乎很多人的預想。
當然也有人擔心,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是否會威脅到人們的就業。比如,有了無人汽車,有些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就會失業了;有了智能機器人,人工服務崗位就會被替代了。
但我堅信,技術變革在給各行各業帶來一定威脅的同時,也會促進新的就業。回顧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進步,并創造大量新就業。
互聯網信息技術革命、特別是當下的移動互聯網,又對許多行業進行了改造,一大批新產業形態層出不窮,如分享經濟、O2O、互聯網金融等,自雇就業、靈活就業等成為這一時代的主要特征。
人工智能時代,智能化的技術突破更會創造無限的可能性,還會將傳統產業行業“翻新”。
“人工智能+傳統產業”未來極可能呈現出兩種情況,一是人工智能將取代很多簡單的腦力勞動,二是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對傳統產業實現重構,讓移動互聯網實現從“提升效率”向“重構產業”的質變。
這些都會創造出更具技術含量的崗位、工作機會,與這些機會伴生的,也是更高層次的、讓人們更具幸福和滿足感的工作樣式和生活方式。
試想,若智能化翻譯普及開來,以后人們出境旅游就會少了很多語言門檻;而隨著無人駕駛的發展,人們就可以把坐在車里的閑暇時間用于看電影、聽有聲書,其高于人工駕駛的安全性,也將避免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如此這些改變,都會極大地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并在拉動消費中創造新的機遇。
一直以來,深厚的技術積累都是百度的優勢,近年來,我們加快了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布局,已經與世界科技巨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2016年《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評選的最具革命性技術中,百度的自然語言理解被列入其中;百度因無人車的快速進展,也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全球最聰明公司中的第二位;而前不久,《財富》雜志則把百度和谷歌、Facebook和IBM并列為全球人工智能四強。
未來,我們希望以人工智能的力量將讓更多行業變得更加“高能”,同時,在中國作為全球最大互聯網市場的潛力不斷釋放的背景下,我們有信心向全世界展現人工智能創新上的“中國速度”。
得AI者得未來!在人工智能質變和爆發的前夜,我們愿意做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者、紅利的發掘者、生態的搭建者,讓更多人的未來受益于技術發展的可能,讓各行各業煥新于技術變革的滲透,中國經濟也必將由此迸發出無盡的創新活力!
“如果用戶不喜歡我們,我會非常非常著急”
10月17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現身中國科技大學《下一幕由你開啟》的校招主題演講,6年前他曾來過科大,同樣的禮堂這一次比上回2010年更加爆滿。
今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出了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百度排名全球第二。而且在此之前,美國權威雜志《外交政策》也評選出“全球500個最核心人物”,李彥宏因“智慧”入選。
現場,主持人問他:“最強大腦”有沒有煩惱?“如果一些事情是你在乎的,它又沒有向你想象的方向去發展的話,一定會覺得很不舒服……如果我們的產品做得不好,如果用戶不喜歡我們,我會非常非常著急,晚上也睡不著覺。”李彥宏說。
以“學霸”的身份,李彥宏在臺上很輕松自如地對高校學生吐露心聲,分享心得。在科大的分享交流中間,他再度提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李彥宏口中的高頻詞,今年以來公開演講中提及超過百次。
“Robin,‘人機大戰’你看好哪一方?”2016年3月11日,李世石、AlphaGO的對戰還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全國政協委員、百度CEO李彥宏結束了當天政協工商聯界別小組討論,剛站起身,聽到來自身后新京報記者的發問。
李彥宏笑了笑,“機器絕對能贏,沒有任何懸念。”毫無準備情況下開口,并不符合他低調審慎的風格,此前陪同人員已經交代過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訪。但面對人工智能話題,他還是忍不住開腔。
“這次人機對戰最大的意義,在于讓所有人關心人工智能這個技術。”李彥宏說,去年政協全體會發言中講的也是“中國大腦”,“不停地呼吁大家去重視,是因為確實會對未來社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為什么這一前沿科技話題能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因為人工智能技術快要進入實用階段了。”他說,未來5-10年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黃金時間,過去是學術討論,今后逐漸進入商用,如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語音識別等。
百度這家公司對于人工智能的重視有目共睹。業內認為,若在人工智能上實現突破進展,將帶來整個互聯網應用層面的飛躍發展,百度所掌握的技術能力也將成為各大廠商必備的基礎設施。
另一方面,李彥宏也在其中發揮了自己的“老本行”——圖像識別技術,是保障無人駕駛汽車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其涉及的光學字識別(OCR)恰是他本人的專業。
這個月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百度試運營的無人車將行駛在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