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以“大變局:電商社交化與崛起新勢力”為主題的人人電商行業數據報告發布會在上海舉行。來自電子商務媒體“億邦動力”首席知識官葉志榮、專注電商領域投資的“深創投”副總裁劉波及人人電商優秀商家等眾多電商人集聚一堂共話行業未來趨勢,開啟了一場電商界的年度盛宴。
在會上,人人電商大數據VP李新先生分享了《2016移動社交電商行業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人人電商后臺數據的分析以及整個行業情況的詳解,為品牌、商家、消費者把握新的電商機遇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也釋放了移動社交電商行業未來發展的幾大信號:
信號一:地租式電商轉向“以人為中心”的社交電商模式
以淘寶、天貓、京東為代表的“地租式”電商的商業邏輯與線下實體店有相似之處——都是爭奪流量。傳統流量的分配是由“地段”決定的,傳統流量的成本也相當于“級差地租”。而當傳統平臺紅利漸失、流量成本不斷提升之際,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平臺為電商提供了新的切口。據報告顯示,超過90%的用戶表示每天至少會使用一次以上移動社交軟件,超過80%用戶愿意增加移動社交APP的使用。同時,微信對信息消費的拉動達到1381億,2016年有望突破1800億元。社交既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須,也成為拉動信息消費的主要動力。
基于移動、社交的特點,電商流量開始走向移動化、碎片化。如何聚合這些碎片化的流量, 激發這些流量自發形成網狀商業流將成為制勝移動社交電商市場的關鍵。據“報告”顯示, 60.10%的社交電商用戶通過好友推薦產生購買行為、超過70%的用戶愿意在社交網絡分享購物情況。價格、口碑、產品質量與服務體驗成為社交電商消費最為看重的因素。換而言之,在信任分享與好友推薦的基礎上具有價格優勢與良好體驗的商品、服務將受到社交電商消費者的歡迎。于是, “以人為中心”的社交電商轉型路徑被提出,人人電商認為摒棄了中心化的社交電商將成為有望在自己的領域中擁有社交渠道、人脈、分享基礎和區域化的服務和人群,將流量逐步轉變為自己的資產,徹底改變傳統電商的“地租式”電商模式。
信號二:消費用戶年輕化社群化 商品服務個性化定制化
“報告”顯示,在社交電商中80后、90后占據主導,成主要消費人群,占比高達74%以上。他們通過或是微博或是微信這樣的巨大社交入口獲取信息,滿足交互、體驗、互動、曬單、分享的需求,受到或是社交分享或是好友推薦這樣的關系鏈影響,形成拼團、砍價、團購的社群消費。于是,針對社交電商人群特點與社群興趣話題而設計針對性的營銷活動和傳播內容顯得尤為重要。當商家進行熱點事件、節日營銷、新產品推出相應的活動時,信息第一時間觸達的對象便是這些玩轉互聯網、依賴社交的80、90后,基于強大的社交傳播效應與粉絲社群的快速反應,能夠讓社交電商的營銷活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當社交電商消費人群趨于年輕化,他們對商品與服務的需求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據報告顯示,易于曬圖分享、能夠體現生活品味的食品類、服飾類、家居類成為用戶最愛分享曬圖的三大品類,具有趣味性、抱團形式的“拼團”成為更受用戶最受歡迎的購物方式之一。人人電商認為,社交電商中的購物行為不再是單純的消費行為,更多的是品味與審美的展現,生活狀態與社會階級的象征。商家要做的,除了把關商品、服務質量之外,還要增加“獨特性”與“可曬性”,未來個性化、多元化、定制化的購物訴求會大行其道。
信號三:渠道向三四線及以下地區下沉 農村電商將大有可為
近年來,國家屢次出臺相關政策,電商扶貧已成為精準扶貧的一把“利器”。加之阿里巴巴、京東等傳統電商涉足農村電商,開展線上線下的跑馬圈地,“農村電商”一度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在這場“渠道下沉”的戰役中比拼的是電商基礎設施鋪設的廣度和深度。京東、淘寶兩大巨頭布局在農村最基礎的“神經元”分別是京東鄉村推廣員和村淘服務站。而不同與傳統模式的移動社交電商更多體現的是移動化、社交化、本地化,盡可能地讓“人”成為農村電商主體,激發更多人利用社交網絡參與買賣、分享、傳播本地化產品。
據“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農村網民已經達5659萬人、2016年有望突破6000萬,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3530億元,同比增長94.3%。在農村網購市場增速超過城市的情況下,人人電商認為未來社交電商的發展空間將有可能在三四線及以下的渠道中。尤其是在城市電商銷售額增幅放緩趨勢下,農村電商將會成為新的藍海。
以上人人電商行業數據調研中釋放的三大信號,將有助于商家明確社交電商的趨勢、人群與渠道,事實上也唯有那些能夠把握時代命脈、認清行業趨勢的商家能在變革的立于不敗之地,成為未來崛起的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