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改善人居條件、治理生態環境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撐。《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編制,作為“十三五”時期推進建材工業轉型升級、促進建材工業由大變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一、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十二五”期間建材工業持續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0%以上。2015年,水泥產量23.6億噸,平板玻璃產量7.4億重量箱,建筑陶瓷產量101.8億平方米,較2010年分別增長25.5%、12.1%、30.5%;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比重達7.3%,比2010年提高1.9個百分點。
(二)產業結構加速優化
“十二五”期間累計淘汰落后水泥和平板玻璃產能6.57億噸、1.69億重量箱。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規模不斷擴大。混凝土及水泥制品業發展迅速,產值居建材工業各子行業之首。玻璃深加工、石材加工、復合材料及制品等行業年均增速超過20%。2015年前十家水泥、平板玻璃企業生產集中度均達53%。以玻璃、陶瓷、石材等為特色的產業園區日益成為支撐行業創新、延伸產業鏈和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載體。
(三)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十二五”期間取得了一批支撐行業發展的技術成果。水泥窯協同處置、脫硫脫硝除塵綜合治理技術裝備廣泛應用。6世代及以下平板顯示器件用基板玻璃生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超白玻璃基板有力支撐了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發展,全氧燃燒技術在平板玻璃行業實現工業化應用。大尺寸石英坩堝、陶瓷薄磚制備、噴墨打印等技術逐步推廣,陶瓷原料干法制粉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無堿高強玻纖、高強碳纖維、碳化硅纖維、玄武巖纖維實現工業化生產。低品位礦選礦提純、均化及再利用等非金屬礦加工技術穩步推廣,礦物功能材料在精細化工等領域應用水平明顯提升。
(四)綠色發展進展顯著
清潔生產取得顯著成效。大型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生產線安裝脫硫脫硝綜合治理設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明顯下降,脫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占比達90%、50%以上。余熱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水泥、平板玻璃余熱發電普及率分別達80%、60%。煤矸石燒結磚隧道窯余熱發電示范項目建成投產。建材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繼續增長,年資源綜合利用量超過10億噸。依托新型干法水泥窯技改建成或正在建設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產業廢棄物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有100多條,發展勢頭良好。
(五)兩化融合穩步推進
“十二五”期間,信息技術對建材企業設計、研發、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的滲透日益加深,能源監測系統、余熱回收利用系統、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等適用技術在骨干企業逐步推廣應用,行業信息化水平取得了明顯進步。水泥電商比例大幅提高,玻璃產品現貨和期貨兩大電子商務平臺建成并平穩運營。建材商城線上線下互動日益廣泛,推動建材模式和業態不斷創新。2015年,建材行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47.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50.5%。
(六)國際競爭能力日益增強
2015年建材工業出口額達383億美元,是2010年的2倍,出口國別和地區200多個。平板玻璃、玻璃纖維、建筑陶瓷國際市場占有率均居第一。建材成套技術裝備出口規模繼續擴大,水泥、玻璃建設工程服務占國外市場份額50%以上,服務總包和投資建設的國外水泥生產線熟料產能超8000萬噸。大型建材企業在境外收購、投資建廠步伐明顯加快。
總體看,“十二五”期間建材工業發展成績喜人,建材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基本完成了《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但我國建材工業仍“大而不強”,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建材產能嚴重過剩、新型建材發展緩慢,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節能減排水平不高,公平競爭市場建設滯后等突出問題,仍有待在今后發展中加以解決。
二、發展環境
(一)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重要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將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建材工業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既有投資和消費結構變化帶來的深刻影響,也有發展方式轉變提出的緊迫要求,建材工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速優化產業體系,拓展發展空間,注重提質增效,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平穩發展。
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推進,為建材工業提供持續中高速增長空間。“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中高速。特別是鐵路、公路、機場、水利、海洋工程等投資擴大,城鎮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建筑能效提升、農業設施、農房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高端裝備等重大項目實施,為建材工業保持中高速發展提供了空間。
需求結構變化和有效供給不足,迫使建材工業優化調整產業體系。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消費需求日趨多元,要求建材工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增加有效供給。發展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要求建筑材料向綠色化和部品化發展。全面提升工業基礎能力,要求建材工業盡快增強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保障能力。加快發展新興制造業,要求建材工業適應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深化信息技術和建材工業的融合,優化產業結構。
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倒逼建材工業轉變發展方式、轉換發展動能。推進綠色發展,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益,實現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倒逼高能耗、高排放和資源高消耗的建材工業加快實施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提高行業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和低碳發展水平,注重質量、效益和全要素生產率全面提升。
推進國際產能合作,要求建材工業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全球產業結構加速調整,“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推進實施,為我國建材工業推進雙向開放,促進國內外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對建材工業提升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二)需求預測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轉變,需求結構不斷升級,傳統建材產品需求量保持基本平穩或略有下降的態勢,其中,水泥需求量會出現下降,綠色建材和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等需求量繼續增長。
專欄1 2020年主要建材產品需求預測
產 品
2015年
2020年
“十三五”年均增長(%)
水泥熟料(億噸)
13.3
12
-2
平板玻璃(億重量箱)
7.4
7.8
1
陶瓷磚(億平方米)
101.8
95
-1
玻璃纖維及其增強復合材料營收(億元)
2600
4200
10
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前沿材料
工業陶瓷營收(億元)
1400
2260
10
人工晶體營收(億元)
100
200
15
石墨烯及其改性材料營收(億元)
約1
100
≥150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動力,著力壓減過剩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和建材部品部件,壯大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和建材生產性服務業,優化要素配置,構建產業新體系,拓展發展新空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建材工業“由大變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轉型發展。引導要素優化配置,遏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培育礦物功能材料,支持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以及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堅持創新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破并推廣關鍵共性技術,加快新產品研發與應用進程,完善標準體系,增強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能力。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全面推進清潔生產,開發推廣綠色建材,促進建材工業向綠色功能產業轉變。
堅持融合發展。推進業態和模式創新,促進信息技術與建材工業深度融合,強化建材工業與建筑業等上下游產業跨界互動,加快建材工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堅持開放發展。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資源,本著互利共贏,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加快產業全球布局和國際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較優勢。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末,產業結構優化取得重大進展,技術、裝備水平和關鍵材料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傳統建材加速換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基本解決,建材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綠色發展水平更高,兩化融合深度發展,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專欄2 “十三五”時期建材工業主要發展目標
指 標
2015年
2020年
備 注
Ø 質量效益
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
—
—
不低于8
規上企業人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萬元)
110
130
—
Ø 創新能力
規上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
約0.5
1.5
—
Ø 結構調整
綠色建材主營業務收入在建筑業用產品中占比(%)
約10
30
—
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壓減(%)
—
[10]
—
水泥基材料主營業務收入在水泥及制品行業中占比(%)
53
≥60
—
平板玻璃深加工率(%)
40
60
—
前十家企業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產集中度(%)
53
≥60
—
Ø 兩化融合
規上企業中智能工廠數量(家)
—
≥200
—
關鍵工序數控化率(%)
50.5
60
—
應用電子商務開展采購、銷售等業務的比例(%)
約25
40
—
Ø 綠色發展
每噸水泥熟料綜合能耗(千克標煤)
112
105
—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幅度(%)
—
[50]
—
建筑陶瓷行業氮氧化物排放總量降低幅度(%)
—
[30]
—
綜合利用各類廢棄物總量增長幅度(%)
—
[10]
—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產線占比(%)
約7
15
—
注:1.關鍵生產工序數控化率是指應用了PLC/DCS的生產線(裝置)數占生產線(裝置)總數的比例。
2.[ ]為五年累計數。
四、主要任務
(一)加快結構優化
1.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開展專項行動,大力壓減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建材行業嚴重過剩產能。
專欄3 壓減過剩產能專項行動
(一)嚴禁備案和新建新增產能項目。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暫停實際控制人不同的企業間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置換。
(二)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產能。強化依法行政和標準實施,對經整改達不到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產能,依法有序關停退出。逐步淘汰磚瓦輪窯。
(三)實行差別化政策,倒逼過剩產能退出。開展能耗、排放等對標達標,貫徹落實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政策,研究提高享受資源綜合利用財稅政策的技術門檻,倒逼競爭乏力產能主動退出。
(四)推進聯合重組,壓減過剩產能。支持優勢企業搭建產能整合平臺,利用市場化手段推進聯合重組,并結合聯合重組、技術改造,主動經營性壓減過剩產能。
(五)強化社會責任,推行錯峰生產。繼續完善水泥錯峰生產,推動平板玻璃開展行業自律,適度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