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以代工IPhone知名。IDC分析師高鴻翔曾向經濟觀察報表示,蘋果公司大約有7成的I Phone都交由鴻海集團(富士康)代工,此外還有大約65%的ipad也由鴻海集團進行代工。
但作為代工廠商,鴻海的利潤空間并不大。去年鴻海集團的財報顯示,鴻海的毛利率約為5.8%。這意味著,在中國大陸擁有約100萬名工人的富士康,必須被嚴格它的生產成本控制。
近年來,勞務糾紛、員工自殺和中國大陸人力成本上漲等因素也困擾著富士康。如果可以使用更多的機器人,則能夠將大量勞動力從流水生產線上解脫。產業觀察家梁振鵬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工業機器人不知疲倦,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高,能夠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
去年,隨著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富士康迎來政策紅利。江蘇昆山是富士康工廠所在地之一,曾經最多擁有11萬名工人。去年,昆山市政府出臺“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六年行動計劃”,推動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實施“機器換人”。
昆山市委宣傳部曾表示,目前富士康在昆山的工廠已經由過去的11萬人逐漸縮減到了6萬人,這既有機器人替換工人的原因,也主要由于昆山地區近年來的產能逐步向中西部轉移,訂單減少。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增量的逐漸放緩,富士康也面臨更大壓力。據IDC數據,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率僅為0.2%、0.3%。鴻海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富智康國際,主要負責安卓手機代工,今年上半年,富智康的營收為23.07億美元,同比下降39.8%。
梁振鵬表示,使用更多的機器人,或許在剛開始的時候投入較大,但長期而言,利于企業降低成產成本,但組裝手機、電腦等體積較小的電子產品,對機器人的精密性有要求更高。
富士康的員工曾表示,目前機器人在工廠的使用還是受到局限的,只能勝任簡單機械的比較前端的流水線操作,而給iPhone上組裝螺絲這種需要靈活度和精準度的活兒還難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