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讓器官移植或成歷史 納米技術讓電池充電器睡“長覺”
提起3D打印這種技術,許多人都不會陌生。近年來,這一新潮技術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諸如機械制造等領域。然而,用3D打印技術來復制人體器官,您是否會覺得不可思議呢?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技術,如今也開展逐步走向現實。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論壇發起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隨著新材料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用3D打印來打造復制有血有肉的人體器官的高端技術,如今正迅速發展起來。“今后如果有患者的某個器官發生嚴重損壞需要更換的話,醫院只要進行拍照掃描,然后在儀器中輸入相關的數據,就可以為患者需要更換的器官進行專業定制。”如今3D打印器官的技術,已經在部分地區得到了應用。除了打印器官外,周廉還透露,借助新材料技術的發展潮流,未來3D打印技術還可以對人體細胞進行復制和打造。
除了醫療方面的應用,新材料技術的發展還將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件,出現令人瞠目結舌的新變化。使用手機等電器時總是覺得電池電量不夠,已經成為我們許多人的共同煩惱。難道電池永遠就得與“不耐用”這樣的標簽相伴嗎?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校長黃維向記者透露,將納米技術運用在電池上,將使得電池的用電量得到明顯的改觀,而這也是該校目前正在著手進行的項目。黃維還透露,按照納米技術目前的發展態勢,未來甚至還可能出現能一次性用上幾年的特殊電池。
中國科研成果成他人模仿對象 除了大咖普通學者也能在論壇發聲
提起中國的科研創新狀態,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中國的科研工作者以外國的最新成果為目標奮起直追。但在近年的新材料研究領域,這一狀況卻有著小小的不同。據南京工業大學校長黃維透露,雖然在新材料研究的某些領域中國與先進國家之間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近年來國際新材料研究界來自中國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強,中國科研工作者所做出的貢獻比重也逐漸增大。甚至在某些領域,中國還成為了創新者和開拓者。黃維介紹稱,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曾在新材料領域創造了一項最新的尖端成果。成果公布后,日韓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研究人員立即著手進行研究,希望能遵循中國的路徑復制這一成果。但不少團隊在經過多次嘗試后,還是不得不以失敗告終。
據悉,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此前已在淄博、昆明、成都、西安和上海分別舉行,今年是該論壇第一次走進南京。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論壇除了邀請眾多頂尖學者進行演講外,不少新材料領域的普通研究人員甚至學生,也同樣有機會在各處分論壇上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研究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