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壽生在論壇間隙參觀展臺。(張育 攝)
“在低油價、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環境約束加大等多因素作用的新常態下,打造新競爭力,發掘行業進步的新動能是當務之急。中國企業應加快走出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從‘制造’走向‘智造’;而國外企業應抓住機會走進來,增加在華投資。”9月14日,在上海舉辦的2016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中外化工巨頭在以“適應新常態 尋找新動能 打造新競爭力”為主題的全球化工領袖論壇上達成共識。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1~7月的行業運行情況表明,新常態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已總體實現了“穩中有進”的發展目標,要素投入、資本投入等傳統發展動能逐步弱化,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成了新常態下行業發展新動能,行業發展質量明顯提升。他認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仍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石化工業由大向強跨越起步的重要窗口期,石油和化學工業要抓住機會實現高層次跨越和趕超。
論壇上,與會的中國化工巨頭通過自身實踐詮釋了未來發展的新動能所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濟師、股份公司副總裁雷典武談到,中國石化將從調結構、去產能、促升級、降成本、補短板、走出去、推改革7個方面打造核心競爭力。
中化集團副總裁張偉表示,最難的階段同時也可能是最好的投資機會,公司下一步將踐行園區化、一體化、高端化、清潔化、智能化的發展路徑,通過對上游的投資,比如加大對泉州大煉油的投資,帶動當地化工園區的發展。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副總裁范小森說,公司對倍耐力的收購是2015年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資和“一帶一路”項目,今年1月對克勞斯瑪菲的收購也是迄今中國在德國最大的投資項目。這一系列國際并購的目的就是將中國化工做強、做優,并積極推動國內化工行業整體實力的提升和關鍵領域的技術進步。
而參與本次論壇的跨國公司則無一例外地表現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再投資愿望。科萊恩公司首席執行官郭海力表示,新常態對化工行業來說意味著正在經歷由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的轉型,針對本土市場的本土創新將成為增長和盈利的重要驅動力。
巴斯夫執行董事會成員甘尚杰談到,未來公司將貼近市場和用戶所在地投資,包括提高在亞太地區的投資。他們將在繼續拓展上海化學工業區業務的同時,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到重慶、新疆等地開展投資。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企業戰略與規劃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莫薩德·歐赫利表示,中國人均化學品的消費仍在增加,這蘊含了發展機會,同時沙特還可以幫助中國克服化學品競爭力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