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全面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以下簡稱《語言文字規劃綱要》),明確未來五年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形勢
語言文字事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的特點,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力量,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事關歷史文化傳承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強國必須強語,強語助力強國。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言文字事業發展道路。“十二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進一步提高,普通話普及率達到70%以上;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制度逐步完善,工作體系基本形成,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進一步完善,為推進語言文字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良好基礎;語言資源保護開發取得進展,語言文字科學研究和基礎建設更加貼近國家發展需求;語言文字信息化進程加快;語言文字品牌活動廣受關注,世界語言大會成功舉辦,漢語國際傳播蓬勃發展,我國在世界語言文字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得到提升。這些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語言文字規劃綱要》、全面提升國家語言文字服務能力的關鍵五年。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對進一步推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特別是對農村和民族地區的推廣普通話工作提出了新期盼;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化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為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和社會應用賦予了新內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和平發展、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特別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對增強語言文字事業服務保障能力與國際交流合作提出了新任務;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傳承、發展和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開辟了新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語言文字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面對時代變革和國家發展創新的迫切需求,語言文字事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農村和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還不高;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創新與社會應用能力還比較薄弱;國家語言能力和語言文字服務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需求;語言文字規范應用面臨網絡時代新挑戰;管理體制機制和方式有待進一步改革創新。
“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尊重規律、把握國情,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針對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攻堅克難,不斷開創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新局面。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服務國家發展需求為核心,向國家戰略聚焦,向農村和民族地區攻堅,向社會應用推進,向現代治理轉型,向國際領域拓展,大力推行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加快語言文字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提高國民語言能力,構建和諧健康的語言生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與綜合國力相適應的語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事業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實現國家語言能力與綜合國力相適應。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本普及。全國范圍內普通話基本普及,語言障礙基本消除;農村普通話水平顯著提高,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國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顯著提升;社會用語用字更加規范。
——語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語言文字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成果,基本適應國家和社會信息化發展需求;語言資源保護、開發和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瀕危語言得到科學記錄和保存;語言文字信息化平臺和工作手段更加完備。
——語言文字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語言文字工作更加適應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需求;各項語言文字服務不斷滿足社會和人民群眾的語言交流和使用需求。
——語言文化廣泛傳播與繁榮發展。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得到傳承弘揚和廣泛傳播;各民族語言文字科學保護進一步加強;海外華人的中華語言文化認同感明顯增強,中文的海外學習使用范圍明顯擴大、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語言文字交流合作進一步拓展深化。
——語言文字工作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語言文字法律法規體系更加完善;信息化條件下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測評體系進一步完善;語言文字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社會語言生活和諧健康發展。
三、主要任務
(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1.大力提升農村地區普通話水平。將提升農村地區普通話水平貫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全過程。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適應促進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就業和科技應用的需求,創新開展農村普通話宣傳推廣工作,大力提升青壯年勞動力普通話水平,使其具備普通話溝通交流能力。
2.加快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進一步強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基礎作用。結合國家實施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以提升教師、基層干部和青壯年農牧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為重點,加快提高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率。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確保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3.強化學校語言文字教育。堅持把學校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行普及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將語言文字要求納入學校、教師、學生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構建適合大中小學生身心發展和道德養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語言文字教育課程和活動體系。加強語言文字示范校和書寫特色校建設。注重幼兒園教育中閱讀興趣的培養,使孩子學會傾聽并能用普通話進行基本交流。加強中小學普通話口語、規范漢字書寫、閱讀寫作及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提高中小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聽說讀寫能力。推動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科學設置語言文字相關課程,以提高語文鑒賞能力、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強調教師表率作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使用普通話,正確使用規范漢字,努力提高傳統文化素養和語言文字應用綜合能力。
4.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完成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目標,促進已達標城市保持并不斷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全面開展區域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省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根據實際制定區域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實施方案,積極試點,適時推開。開展縣域語言文字應用監測。把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融入行業管理、城鄉管理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城鄉語言文字規范化情況納入文明城市、文明鄉鎮創建內容。積極推動黨政機關、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公共服務行業等重點領域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其示范作用,引領全社會推行普及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二)推進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
5.推動語言文字信息化技術創新發展。發揮語言文字信息化技術在國家信息化建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支持推動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與合成、文字識別等智能化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支持不同語種間的機器翻譯研究以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智能輔助學習和評測的技術產品研發。推進互聯網環境下的語言計算技術創新,在信息技術新一輪發展中掌握主動權。
6.加強語言資源建設。樹立語言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資源、經濟資源和戰略資源的意識。加強語言資源建設的統籌協調,努力形成“有序開發、多元投入、社會共享”的語言資源建設與管理機制。大力推進語言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強化語言資源基礎建設,有效整合、研發基礎語言資源庫。建設國家語言資源服務系統,促進語言資源的開放與共享。
7.建設語言文字信息化平臺。建設適應面廣、影響力大、權威性強的全球中文學習網絡平臺。推進語言文字政務信息化,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及手機客戶端建設,構建層次分明、結構科學、功能完備的語言文字宣傳教育、益民服務網絡。
(三)提高國家語言文字服務能力
8.提高保障國家戰略和安全的語言文字服務能力。加強語言與國家安全,語言認同與國家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研究,為保障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提供政策支持和專業服務。增強國家戰略意識,圍繞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脫貧攻堅工程等國家發展戰略對語言文字的需求,加強語言規劃、語言文字信息技術、跨境語言等研究,提升語言文字服務能力。分區域、行業、領域和人群開展語言國情調查。推動語言文字使用狀況列入國家人口普查和其他相關調查統計工作。
9.創新語言文字服務方式。面向社會開展全方位的語言文字政策法規、規范標準、基礎知識和社會應用等咨詢服務。研究制定多語種外語規劃。創新語言文字服務和語言人才培養機制,推動高等學校完善外語語種結構,培養和儲備關鍵語種復合型外語人才。建立應急和特定領域專業語言人才的招募儲備機制,為大型國際活動和災害救援等提供語言服務,提升語言應急和援助服務能力。支持開展面向特定行業人群的語言文字服務。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以多種方式為社會提供語言文字服務。增強語言經濟意識,啟動語言產業調查,大力支持語言產業發展,推動生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10.服務特殊人群語言文字需求。把手語盲文規范化作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內容。實施《國家手語和盲文規范化行動計劃(2015—2020年)》,加快研制國家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系列規范標準,規范和推廣國家通用手語、通用盲文。研制國家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水平等級標準和測試大綱,逐步開展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等級測試。加快推進手語盲文信息化建設,組織研發國家通用手語、國家通用盲文信息技術產品。培育和發展手語、盲文社會服務機構。加快手語和盲文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加強各類語言障礙研究和語言康復治療技術開發利用。繼續推進并完善視障、聽障人員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
(四)弘揚傳播中華優秀語言文化
11.推進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發展。樹立和增強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強化學校語言文化傳承功能,推進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加強中小學古典詩文教育教學。推動中華經典誦讀、書寫、講解等文化實踐活動入社區、下基層、進部隊。支持開展對吟誦的研究、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開展當代語言文化研究,促進語言文化健康發展。完善國民語言教育大綱,推動開展國民語言教育。
12.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各民族語言文字是中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加強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科學保護,進一步發揮其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作用。加快制定傳統通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基礎規范標準,推進術語規范化,做好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工作。開展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搶救保護工作。
13.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語言文化交流合作。加大支持和服務港澳同胞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力度,加強港澳青少年國家認同與語言文化認同教育。充分利用兩岸語言文字交流合作協調機制,推動兩岸語言文字學術交流和語言文化交流。繼續編寫和推廣應用兩岸中華語文工具書、科技名詞工具書,進一步完善兩岸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建設,繼續推動漢字簡繁文本轉換技術等的合作研究與開發。創新拓展與港澳臺青少年的語言文化交流活動。
14.加強語言文化國際交流與傳播。積極配合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的實施,適應“一帶一路”建設、中外人文交流機制等需求,加強與重點國家的語言文化交流與合作,開辟多層次語言文化交流渠道。推動中華優秀語言文化走向世界,打造交流品牌,做好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作。繼續建設好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幫助海外中文學校加快發展,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拓展中文在國際組織和國際社會中的使用范圍。
(五)完善語言文字工作治理體系
15.加強語言文字法治建設。完善語言文字法律制度,研究修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研究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等配套規章,推動相關行業法律法規吸納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內容,完善地方語言文字法規規章。健全語言文字依法管理和執法監督協調機制,嚴格語言文字社會應用執法工作,加強綜合執法,分批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語言文字執法調研和執法檢查。
16.完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信息化條件下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處理好先期引導和事后規范的關系。強化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統籌管理,健全規范標準框架和層級,加強規范標準研制部門之間的深度合作。完成第三次普通話審音工作,完善普通話語音規范。加強對《通用規范漢字表》《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等規范標準的配套專項研究,制定基礎教育用漢字相關字形標準、大字符集漢字相關屬性規范標準。加強科技名詞使用的標準化建設。制定海外中文教學標準。主導中國語言文字國際標準的制定。推進外語中文譯寫規范工作,制定公共服務領域外國語言文字譯寫規范標準。
17.健全語言文字測評體系。修訂完善普通話水平測試、漢字應用水平測試、漢語能力測試等各類測試大綱、標準及管理規章制度。加快推進普通話培訓測試的信息化建設和資源建設,全面實現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建立完善相關行業從業人員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標準,推動開展相關行業從業人員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訓測試。繼續推動開展漢字應用水平測試、漢語能力測試工作。
18.強化重點領域語言文字監督檢查。建設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新媒體、公共服務領域、公共場所語言文字使用情況監測體系以及社會語言生活引導和服務體系。加強對網絡語言、新詞新語、字母詞、外語詞等的監測研究和規范引導。強化對互聯網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和管理。倡導文明用語用字,抵制低俗語言,推動社會語言文明建設。規范重點領域信息技術產品中的語言文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