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4日至5日,全球矚目G20峰會將在杭州舉行。在本次領導人峰會前,中國同G20其他成員國已經組織了多場專業部長會議和外圍會議。幾次會議凝聚成兩大主題:一是構建長效機制,監控國際金融系統風險,二是促進金融合作,助力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圍繞這兩大主題,各國財金首長就全球金融監管、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和磋商,確立了眾多影響全局的制度框架和工作安排,開辟了全球金融發展的新局面。
完善維持國際金融穩定的監管框架。2008金融危機后,新一輪的全球金融監管改革變得尤為迫切,各方都在思考如何提升現有監管框架的約束性和有效性。本屆G20,中國應充分利用自身主席國的身份,把握改革大勢,同各國領導人對這一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利用開放的多邊對話機制,共同推進諸多改革的核心工作。
就規則制定而言,G20可作為一個監管信息和經驗的歸集平臺。作為這屆G20的主席國,中國可將各類國際金融組織就金融監管向大會提交的報告或草稿,通過隨后的一系列對話安排,轉化為孕育新規制的共識基礎和決策依據。
就體系構建而言,G20可扮演“關鍵協調人”的角色。相對于IMF、WB等基于戰后“硬性”條約的國際金融機構,BCBS、FSB等準政府金融組織由“軟權力”所維系,所制定的規制不具有國際法意義上的約束力。中國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構建,利用主辦G20峰會之機,指引這些準政府金融組織的發展方向,提升《巴塞爾協議Ⅲ》等規則的認可度和普及率,避免規則混亂造成的惡性監管競爭和監管套利。
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的關鍵進程。2008的金融危機與其后的歐債危機對美歐日主導的牙買加體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IMF、WB等布雷頓森林機構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政治傾向、發展理念等問題上屢屢受到批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迫在眉睫。
我國在接任本屆G20主辦工作伊始就與法韓兩國一同重啟了停擺的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恰逢IMF改革的取得突破,三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為工作組相關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形勢。
在接下來即將舉行的G20峰會上,中國可以同各方就繼續強化以IMF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網(GFSN),推進IMF第15次份額總檢查和份額公式更新,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增強IMF作為核心的凝聚力作出努力。同時,在強化對風險跨境傳導的監控、改進IMF現有貸款工具、增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的作用等問題進行進一步協商。
明確未來各國金融合作的重點領域。根據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要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的目標,離不開金融合作的支持。
杭州峰會將為強勁的增長提供必要的經濟結構支撐,為經濟結構改革提供金融體系的協調和支持。中國倡導以結構改革促增長的理念,我們可以通過這屆峰會推動這一理念成為各國的共識。此外,我們將繼續關注全球普惠金融的發展,將彌合“數字鴻溝”的愿景融入其中,形成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并升級相關的指標體系。通過刺激有效需求,緩解供需錯配的情況,為小微企業的融資創造便利,激勵有經濟價值和市場潛力的創新創業行為,從需求和供給兩端為各國的經濟結構改革提供動力。
杭州峰會將“聯動”作為峰會主題之一,這要求我們必須完善全球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后發國家的基礎設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幫助后發國家解決就業和貧困問題,有利于其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資本,形成動態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夯實結構改革基礎,從而緩解世界經濟發展失衡的情況。杭州峰會可以從知識共享和資金協調兩個維度落實這一工作。
展望未來,相信杭州G20峰會必會對全球金融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峰會將“創新、活力、聯動、包容”作為主題。充分體現了對歷屆G20精神的吸收和繼承,也體現了各參與方對我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以新理念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肯定。在幾天后召開的領導人峰會上,二十國集團成員和嘉賓國領導人及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將繼續就全球金融治理進行深入探討,從頂層設計的高度鞏固和發展現有成果,創造新機制,推動新趨勢,開辟新局面,構建真正協和萬邦、益國利民的全球金融體系,在世界金融發展史在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趙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