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爆發的校園“毒跑道”事件已然成了一個全國性事件。記者采訪發現,相較于現行國家標準,新出臺的地方標準提高了校園塑膠跑道的相關指標,明顯擴大了有害物檢測范圍,并且對進場材料、施工過程、跑道成品等各環節都明確了必須檢測和監管的內容。
塑膠跑道各地新標準解讀
——擴大有毒害物檢測范圍。目前關于學校運動場地合成材料面層有害物質限量的技術指標,國家現行標準明確檢測的為苯、甲苯和二甲苯總和等7個指標。“深圳標準”引入了對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率(TVOC)等限量標準。“浙江標準”也新增了TVOC、甲醛釋放率2個指標。
各地新標準除了擴大有毒害物檢測范圍,還對現有國標中的相關檢測指標進行了提升。
根據一些地方標準,塑膠跑道甚至“接近室內地毯標準”或“啃咬也可以保證安全”。
——引入“氣味評價法”強化管理。雖然“是否有毒、毒性如何”需要準確的實驗數據,但也不能忽視異味問題。因此,“上海標準”強調了對有毒有害物質釋放量,尤其是對暴曬情況下釋放量的考量。浙江則建議學校在室外溫度較高時,可在上、下午課前分別對合成材料運動場地氣味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為3級及以上的暫停使用。
相關評定小組由身體健康的在校教師、學生家長或校外專家等5人擔任。
——叫停“低價招標”,明確各環節檢測內容。浙江、上海、深圳等地標中明確要求,原材料進場要進行復核、檢測,甚至每批次均須見證取樣。
竣工驗收前,在監理、建設和使用單位見證下,或由學校邀請家長、教職工代表等共同對合成材料面層成品取樣,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相關檢測,不合格項目不得竣工驗收。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標準”還叫停了之前塑膠跑道采購項目普遍通行的“最低價法”定標的招投標原則,規定使用財政性資金建設的場地面層工程,工程承建商的招標采購不得簡單以“最低價法”定標,使用社會資金建設的也可參照執行。
——建立市場準入和黑名單制度。除了在檢測方面高標準、嚴要求,上海等地的地方標準還明確要求建立“學校塑膠場地施工企業黑名單”制度,將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施工企業列入“黑名單”,并適時向社會公告。深圳對于塑膠跑道面層因有害物質檢測不符合規定而需拆除的,場地面層工程的承建商和監理單位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政府采購主管部門納入企業誠信不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