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隨著國家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受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因素制約,再生塑料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再生塑料行業的規范發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環保要求制約行業發展
近年來,環境污染狀況日趨嚴重,環保治理被提上日程,對各種涉及污染產業的環保整頓致使再生塑料廠家備感壓力。2013年綠籬行動揭開環保嚴查序幕,伴隨監管力度的逐漸加大,再生塑料行業所受影響也不言而喻。
據從事循環經濟研究的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博士矯旭東介紹,受國內經濟下行和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響,中國塑料加工工業表現不佳,2015年塑料制品產量為7560.82萬噸,增速由2013年的8.02%降至2015年的0.95%。國內五大通用合成樹脂表觀消費量為7005萬噸,工程塑料類約為500萬噸,國內塑料再生利用量約為2735萬噸,國內廢塑料回收量約為1800萬噸,同比下降10%。
今年,環保方面影響比較廣泛的事件當屬年初的宿遷再生市場取締和6月初進行的萊州市場整頓。7月份,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全面啟動,對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8個省(自治區)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截至7月19日,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已全部完成督察進駐。此外,各大中小市場也在陸續開展環保整頓工作,其中東部沿海一帶尤為重視,這為全國再生行業敲響了警鐘,后期很長一段時間,環保力度加大將是全國范圍內的常態化事件。
多措共舉規范發展
對于再生塑料市場來說,環保整頓無疑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更是一場持久戰。
矯旭東認為,再生塑料的利用是否會造成污染要看采取的工藝流程,如果一些小作坊采用無環保設施的簡單工藝,肯定會對大氣、水體甚至土壤造成污染,但是環保型企業會采用環保處理設施進行污染物處理,對廢水、廢氣等污染物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或避免污染。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嬌表示,小規模、個體戶、環保設施不完備等問題一直制約著再生塑料行業的發展,當前國內關于廢舊資源的政策法規并不少,但在各行業實施的細化度與靈活度不高,一旦出現問題,解決方案往往是“一刀切”。“斷水斷電、扣貨罰款等措施行為粗暴,其帶來的不是市場的規范發展,反而會引發相關業者的負面情緒。部分業者被迫轉移,使得再生塑料行業形成越治理污染越重越難管理的惡性循環。”李嬌強調。
要想治本,必須突出幾個重點:一是常態化,即把污染防治和治理納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不忽松忽緊,且保證執法公平;二是細化回收政策;三是推動園區化發展。李嬌認為,目前行業管理不規范,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業者分布散亂。推行園區化生產,規范回收和生產環節,縱使現在再生塑料市場千瘡百孔,但后期隨著以塑代鋼的推行、國家政策的完善、園區的推廣與應用、環保設施的完善,再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再生塑料市場將會駛向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