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裝可以不用紙盒、泡沫和膠帶,家里的窗戶會“呼吸”。記者昨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在近日舉行的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的全國總決賽上,該校機電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基地的這兩項作品分別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
昨天,該創新基地負責人趙老師介紹,當前我國快遞產生的包裝紙盒、泡沫以及膠帶垃圾驚人,部分還不可降解,學生創新團隊由此設計了一種新型快遞包裝。外包裝盒是硬質塑料,回收時可折疊成筆記本大小;為防止商品破損,包裝盒內往往要填充泡沫等材料,而該團隊用可充氣的內囊代替,同樣能循環利用。包裝盒有封口搭扣,所以包扎膠帶也省了,就連貼在快件上的快遞單也不用,一張集合快遞所有信息的二維碼卡片即可代替,客戶可憑碼追蹤快遞行蹤。
“該作品可為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新思路,受到眾多評委的一致好評,因此從全國90所高校的180個項目中脫穎而出。”趙老師說,已經有快遞公司試用了該包裝,從武漢寄到北京,快件和包裝都完好無損,還能隨時監控快遞流程。
炎炎夏日,室內空調開得涼快,但電表轉得讓老百姓心疼。另一個團隊設計了一種會“呼吸”的窗戶,即在普通窗戶外加一層封閉式的玻璃幕墻,形成一個通道,當室外溫度超過35度,通道上下通風口以及通道內百葉窗會自動打開,因室內外溫差冷暖空氣在通道內交互流動,可減少室外熱量向內擴散,從而達到隔熱省電的目的,冬天這個通道則讓密閉的空氣起到保溫作用。據測算,窗戶會“呼吸”后一年省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