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四川省增材制造技術協會第二次理事會上獲悉,落戶彭州麗春的四川省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創新中心,有望年底初步建成。據悉,四川省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創新中心,由四川省增材制造技術協會、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彭州航空動力產業功能區管委會聯合共建。
一個中心四大分中心
四川省增材技術協會秘書長王長春介紹,3D打印技術創新中心規劃建設展覽科普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加工服務中心、孵化器四大分中心。
展覽科普中心主要推廣3D打印技術和提供體驗服務。通過科普資料、先進儀器設備、各類展品,宣傳展示國內外3D打印行業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讓大家切身感受到3D打印技術的魅力。同時,也是增材制造企業向外界宣傳自主專利技術、展示產品的窗口,能給企業創造交流、合作的良好平臺;展示體現成都·彭州的軟、硬件實力。
科技研發中心是增材制造技術產業發展的“發動機”。計劃通過協會資源整合,與四川知名大學共同建立“國家級增材制造技術產學研聯合實驗室”,引進各高校、院所及行業專家的前沿技術,建設成為“四川省工程技術中心”。另外,科研中心還將投入到研發、制定3D打印相關的各項技術和檢測標準,涵蓋三維測量、標準制定、檢測認證、材料、工藝、軟件、設備等方面,匯聚軍隊、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促進產學研合作和軍民技術的深度融合。
加工服務中心,結合高校人才優勢,幫助企業實現從設計變成產品產業化夢想;也是整合閑置設備,搭建互聯網平臺,利用大數據優勢,建立遠程控制中心,實現互利共贏。前期規劃建設6個協同加工服務分中心。后期將根據項目運行進度和實際需求,整合川內設備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滿足各項目產業化的需求。
孵化器是為了打造增材制造人才隊伍,健全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增材制造人才培訓,建設增材制造實訓基地,創新、創業基地,構建多層次的人才、創業企業的集聚,源源不斷地為增材制造產業發展造血、輸血。計劃引進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20余位院士、教授顧問團隊,為未來創新中心建設、特種產品技術聯合攻關、產業發展導向等獻言獻策。預估每年孵化企業不低于10家,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位,行業領軍人才落戶3-5名。
2022年瞄準新三板
王長春表示,項目建成運營后,主要瞄準四川省航空、航天、核電等優勢產業,通過增材制造上中下游產業鏈的企業資源整合,為企業提供增材制造(3D)打印從設計、建模、材料、打印服務、后處理、培訓等一套完善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有償加工、技術服務、成果轉讓和教育培訓等方式,實現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運營機制,并最終推動該技術成果在當地的產業化。
王長春透露,3D打印技術創新中心,力爭2018年底初步完成創新中心建設,具備基本的設計、直接制造、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教育培訓、產品展示和用戶體驗等功能,達到省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標準的要求。2019年底創辦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建成至少1家院士工作站和重點實驗室,爭取實現1000萬產值目標。到2020年底,中心的服務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創辦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建成1家院士工作站、2家國家聯合實驗室。爭取在2022年實現3000萬產值目標,并做好新三板上市準備工作。到2025年,建成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園區建設四川省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創新中心,有效整合高校資源,通過院地合作,形成合力,瞄準世界前沿科技,整合產業資源協同創新,推動3D打印技術廣泛應用,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建設具有綜合優勢的產業集聚區,促進增材制造生態系統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