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設備實現產業化應用一直備受關注。7月23日,記者走進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的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探尋3D打印技術給鑄造業帶來的“神奇”變化。
干凈的車間里,沒有人來人往,一改傳統鑄造業粉塵大、噪聲大、汗流浹背的“傻大黑粗”形象。12臺套3D 打印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行。3D打印設備的“小房子”里,隨著砂箱推入,鋪砂器鋪砂,打印噴頭噴出樹脂,交替進行。每層砂的厚度只有0.3毫米,是一粒砂的直徑大小。
圖為寧夏共享裝備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車間
“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砂芯的截面圖型噴射的樹脂與砂子里的固化劑發生反應后進行固化,從而勾畫出砂芯的截面。每打印完一層,升降平臺就下降一層。”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劉軼指著“小房子”里的砂面說。
3D打印的各種規格的砂芯也是由智能無人駕駛運載工具進行無縫運載作業。在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車間里,移動機器人、桁架機器人、微波烘干設備、立體倉庫等組成智能流水線,生產效率是同等規模傳統鑄造的5倍以上。據了解,整個車間每班僅需7人,全部工作在空調環境,無吊車、無重體力勞動,而且實現了零排放。
正在一臺3D打印設備上操作的胡寧強告訴記者,他每天除了設置產品參數外,還要觀察產品打印時表面是否有劃痕,下砂口是否順暢等,隨時進行處理。“這種活倒是很輕松,接受一個星期的培訓后就可以上崗,遇到問題有專門的專家團隊進行分析,可以說就是‘簡單勞動’。”
據了解,寧夏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共享裝備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是世界首個萬噸級鑄造 3D 打印智能工廠。該公司突破了“球墨鑄鐵件UT 標準”“液力緩速器”等世界性難題,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大型3D打印機在鑄造行業產業化應用。如今,這里已成為國務院認定的 7 個國家雙創示范企業之一,發改委確定的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工信部批準建設的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
圖為3D打印的砂模、砂芯。
“公司從 2012 年開始鑄造3D打印產業化研究,2016年底開工建設,目前已經開始投產。”劉軼說,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擁有世界先進的尼龍、光敏樹脂、模具鋼、PLA、 砂型、全彩 3D 打印設備。
據介紹,除了生產用產品外,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還可打印3D工藝品,通過與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校企合作,支持創新創業,開展協同研發,進行3D打印產業應用研究和創客的創意實踐。
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二樓的運營中心是管理技術人員日常工作的地方。通過大屏幕,可以看到不同顏色分別代表設備的停機、工作狀態、是否需要保養等,不僅能夠看到生產計劃的實時完成情況,而且能夠看到每臺打印機的打印畫面。同時,工作人員在運營中心就能進行遠程監控。
“整個工廠生產的重要指標,比如產量、質量、開工率、庫存率等通過公司的智能單元軟件自動采集、展示。設備開動、停機、計劃下達情況等都在這里匯集。”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共享工業云推廣經理郭軍軍說,通過建設物聯網實現設備數據采集、存儲、上傳至云信息系統,在共享工業云上實現業務集成,打通人、設備、系統之間的數據通道,實現高效協同。
圖為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運營中心
據介紹,依托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和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公司搭建了面向行業和區域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共享工業云。該平臺提供創客服務和協同制造、遠程運維、共享學院、供應鏈管理等服務,已經協同開發鑄造行業工業軟件近20項。現在已擁有用戶8400家、交易量14億,其中寧夏企業上云的有233家。
以創新應用3D打印等新興技術為動力,共享集團開創了“鑄造3D打印等新技術+鑄造智能工廠”的新型鑄件生產方式,助力鑄造業轉型升級。“在鑄造用工業級3D打印設備產業化應用的路上,我們還要提高技術和工藝,進一步降低成本,在未來實現批量生產,讓中國鑄造3D打印產業化應用領跑全球。”劉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