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醫療垃圾黑色利益鏈曝光:層層轉賣后成塑料玩具或上餐桌)
導讀: 每天醫院里都會產生大量的醫療廢棄物,最后去了哪里呢?讓人震驚的是,嫌疑人倒賣的這些醫療廢棄物經過層層轉手、加工后,竟然成為了我們餐桌上的餐具、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等。
每天醫院里都會產生大量的一次性輸液袋、輸液管、輸液瓶、針頭等醫療廢棄物,它們在人們輸完液之后被醫生護士們隨手扔進了廢棄桶內,這些醫療廢棄物最后去了哪里呢?
近日,南京棲霞公安分局歷時三個多月成功偵破南京市首起醫療廢物污染環境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其中1人被逮捕、2人被取保候審。而在現場一個廢品收購站內查獲醫療廢棄物約13.5噸,實際查實嫌疑人收購、倒賣醫療廢物數3000余噸,涉案價值4000余萬元。近日,3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訴。
更讓人震驚的是,嫌疑人倒賣的這些醫療廢棄物經過層層轉手、加工后,竟然成為了我們餐桌上的餐具、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等。
廢品收購站里堆積如山的醫療廢棄物
南京棲霞公安分局在對燕子磯顧家村一帶開展清查整治行動時,根據周邊群眾反映,在附近一個廢品收購站里堆放著大量醫院的輸液袋、輸液瓶等垃圾。
果然,警方在顧家村1號這家廢品收購站內,發現了大量的醫用輸液袋、輸液管、輸液瓶等醫療廢棄物,堆積如山。民警在現場看到,這些醫療廢棄物就露天堆放在地上,與其他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而在有的輸液袋上還帶有針頭。
此外,民警發現,這些醫療廢棄物都被分批進行分類,輸液袋歸輸液袋、輸液管歸輸液管、輸液瓶歸輸液瓶,并分類進行裝袋。
現場的醫療廢棄物用蛇皮袋或黑色塑料袋包裝,每個包裝袋中都混有一次性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針頭等危險廢物,混亂的現場觸目驚心。此外,現場還彌漫著濃烈的藥味,在夏季高溫下更是令人作嘔,而這樣濃烈的藥味以及擾人的噪音,讓周圍群眾意見很大。
一個廢品收購站里怎么會有如此大量的醫療廢棄物呢?
警方經過調查發現,該廢品收購站注冊名為:南京康士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張某某(男,1970年2月16日出生,江蘇濱海縣人)。而這些一次性輸液袋、輸液瓶等塑料、玻璃制品是章某某從南京多家醫院回收來的,進行分類后再轉手倒賣。
由于南京公安機關至今沒有辦理過類似的案件,棲霞公安分局將這一情況立即通報市環保局、區環保局。為確保將案件辦實,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棲霞公安分局成立專案組,并邀請上級食藥環偵部門、市區環保局相關領導及專家進行專題研究。
專案組民警頂著烈日冒著酷暑,忍受刺鼻的氣味,經過兩日清點,在收購站及現場依維柯車內共清理含針頭及輸液管的醫療廢棄物約8.5噸、抗生素類小玻璃瓶約5噸,共約13.5噸。
層層轉賣到全國各地塑料制品廠家
針對前期的工作情況,專案組對案情進行仔細分析研究。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等人于2012年初起,從南京數家醫院以每家每月800元-1000元不等的價格回收混有針頭、輸液管的醫療廢棄物,而大的醫院每月產生多達十幾噸這樣的醫療廢棄物。
經查,回收這些醫療廢棄物后,張某某雇傭工人將回收來的醫療廢棄物按照一次性塑料輸液軟袋、一次性塑料輸液瓶和一次性輸液玻璃瓶等進行分類,一次性塑料輸液軟袋用機械進行壓縮打包,一次性塑料輸液瓶用粉碎機進行粉碎打成塑料顆粒,出售至宿遷、浙江等地進行進一步的加工。
醫療廢棄物生產的塑料粒子
為了進一步查清這些被感染的一次性輸液袋(瓶)的流向,專案組繼續深入調查,明確了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將回收來的一次性輸液袋(瓶)轉賣給張某(男,1960年12月19日生,江蘇宿遷市人)。
專案組于2016年9月28日在宿遷市菜集鎮上將張某抓獲。根據犯罪嫌疑人張某的交代,從2014年初開始,其以每噸2000元至2500元左右不等的價格從張某某手上收購一次性輸液袋(瓶),然后以每噸2200元至2800元左右不等的價格賣給生產塑料顆粒的加工廠,加工廠生產出來的塑料顆粒通過塑料市場和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的塑料制品廠家。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焦點追問
1、醫療廢棄物正規處理應該如何進行?
辦案民警介紹,國家是允許醫院將使用過的一次性輸液袋、輸液管、輸液瓶等醫療用品進行回收的,但有嚴格的要求,上門回收時要用專門的容器、專業的運輸工具,運送到特定的地方進行回收處理。
首先,醫院在使用完這些一次性醫療用品后,要將輸液袋、輸液管、輸液瓶等進行分類,必須保證里面沒有針頭、棉簽等醫療廢棄固體物混入其中。一旦混入,哪怕是10噸的輸液袋里混入了一個針頭,那這10噸輸液袋都將被歸入醫療廢棄物。
而很多醫院不可能將這些分離得很干凈,往往都被認定為醫療廢棄物。對于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必須要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回收,經過2000度以上的高溫焚燒后再進行埋填。
2、這是一條怎樣的黑色利益鏈?
據辦案民警介紹,盡管醫院每月僅僅從張某某手中獲得800—1000元不等的錢,看起來獲利不多,其實是省下了很多錢。因為這些醫療廢棄物的處理需要有資質的專業公司來做,而他們向醫院收取的價格是4.35元每公斤。
計算一下,醫院每月產生的醫療廢棄物如果有10噸,那么處理這些醫療廢棄物將4.35萬元,一年下來將省下52.2萬元。
而張某某將這些醫療廢棄物簡單分類后,就以每噸2000—2500元的價格賣給張某。如果按每噸2000元的最低價計算,張某某每月從一家大的醫院靠倒賣這些醫療廢棄物就能賺2萬元以上。多家醫院一起算的話,張某某每月牟取的暴利將達到10多萬甚至數十萬元。
張某在每噸收購的價格上再加幾百元后,再賣給生產塑料顆粒的加工廠。盡管如此,這些加工廠從張某手中的進貨價格也比正規途徑進貨要低很多,自然而然的,制成塑料顆粒后再賣給全國各地的塑料制品廠家,價格也相對會低。
醫療廢棄物經過加工后的塑料制品
3、這些醫療廢棄物都制成了什么用品?
據了解,醫用的一次性輸液袋(瓶)制成的塑料顆粒主要成分就是聚丙烯和聚乙烯,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原料。而經過警方調查發現,這些塑料顆粒經過再加工,甚至還成為了一些黑心廠家,用來生產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
據辦案民警介紹,由于醫用的一次性輸液袋作為塑料制品來說質量、級別要求很高,成為塑料制品很好的原材料。警方在追查過程中,也查獲了不少由這些原材料制成的塑料餐具、塑料玩具等。
以醫療廢棄物加工后生產的一次性餐盒
4、使用醫療廢棄物制成的用品有哪些隱患?
辦案民警說,從查獲的現場情況來看,這些醫療廢棄物就放在露天,日曬雨淋,而且和生活垃圾等混雜在一起,其中更是夾在著很多使用過的針頭、棉簽等醫療固體廢棄物,甚至上面還沾有血跡。在這樣的環境下,在這樣沒有分離干凈的情況下,很難保證那些被倒賣的一次性輸液袋、輸液管、輸液瓶不被感染,上面沒有被沾染上細菌。
而在之后的加工稱塑料顆粒、塑料用品等過程中,根本達不到2000度以上的高溫焚燒,更不要談之后的埋填了。因此,很難保證最后制作出來的塑料用品,特別是塑料餐具、塑料玩具等上面還有沒有殘留細菌。而一旦殘留,將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隱患和威脅。
警方提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及《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產生的臨床廢物、醫藥廢物及廢藥物、藥品等醫療危險廢物,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消毒、毀型等預處理和處置;無能力處置的或者處置不符合國家控制標準的,必須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有相應資質的單位代為處置。違反規定隨意處置醫療廢棄物,造成嚴重后果的,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刑法修正案(八)》第46條以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將有可能構成污染環境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太過分了!必須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