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關節組副主任醫師張民及其手術團隊借助3D打印技術,成功為一位55歲患者實施截骨手術。這標志著我省首臺3D打印保膝截骨手術取得成功,此項新技術的開展,為廣大骨關節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此類疾病患者中逾1/3可終身保有自身關節,不再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手術實施過程中
來自萬榮的患者楊某,因關節疼痛,22日來山醫大二院就診。楊某患雙膝骨性關節炎6年,因家庭經濟困難,關節變形,疼痛難忍,近幾個月病情加重,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做農活。當得知,該院可使用3D打印個性化定制截骨導引板進行脛骨平臺高位截骨手術,手術只需要20多分鐘,且費用是換人工關節的一半。此技術完全可以保留患者自身的膝關節,術后能完全恢復自身膝關節的生理功能,而且以后還可以繼續做農活時,決定接受3D打印截骨手術。
我省首臺3D打印保膝截骨手術取得成功
“高位脛骨截骨手術(HTO)已經開展很多年了,但之前由于手術難度高,如果沒有精確的角度、深度、斜率等數據為依據,很可能對患者造成骨折及多項病發癥,一般都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臨床醫生才敢實施手術。”張民說,現在通過相關精密設備采集患者數據,分析制定出個性化手術方案,打印出術中導引手術角度、深度等 6個精準化數據的導板,手術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且術后不僅膝關節疼痛即刻緩解,2至3天左右就可在適當護膝輔具下,輕踩試走。
張民一邊解釋一邊拿起筆,指著模板上一條窄窄的縫隙:“手術時,我們在患者脛骨內側靠近膝關節的地方,開一個四五厘米的手術窗口,將導板嚴絲合縫地貼在脛骨上,手術區域就是這條細小縫隙。手術時準確、安全,手術時間也可縮短50%以上。”張民解釋,這項技術可以減少患者術后的膝關節疼痛,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正常關節功能。
張民介紹,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以女性居多。這種關節炎和年齡、性別、職業、體型、骨質密度等關系密切。更年期以后更容易患病,患者會出現膝關節疼痛,逐漸加重,甚至發生關節變形。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最終會無法行走。
據了解,目前臨床骨性關節炎患者,經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只有兩種選擇,即換人工關節或等著換人工關節。高位脛骨截骨手術(HTO)提供了第三種可能,且比起人工關節,HTO手術保留自身膝關節,最大限度的保留機體功能,對于術后生活質量要求高及活動度大的病人,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