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塑料期貨市場迎來第十個年頭。十年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期貨品種先后登陸期貨交易市場,大連塑料期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客戶參與積極性日益提高,形成了品種較為完善、功能有效發揮的塑料期貨品種體系。由大商所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塑料產業大會”于5月24日在杭州黃龍飯店召開。
5月23日下午浙商期貨在圍繞“聚烯烴產業與全球視角下的塑料行情解析”開展了塑料產業大會同期活動。
大連商品交易所工業品事業部高級經理周立波首先對大連商品交易所塑料品種規則進行了詳細解讀與梳理,并且對近年來針對塑料期貨交割規則的調整作了進一步解釋,最后,周立波總結了大商所在化工品種方面做得努力以及未來的努力方向:第一,全產品覆蓋;第二產業鏈延伸;第三,石化產品庫。
IHS 中國聚烯烴市場總監王兵利針對PE和PP兩品種分別講述了當前市場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發展預測。
第一方面,關于聚乙烯,王老師提出全球聚乙烯增速高于全球GDP,中國的聚乙烯市場發展既有速度又有規模,而且未來中國和北美地區在未來擴張規模將依然可觀。對于聚乙烯市場未來發展,王兵利提到,聚乙烯供應緊張,價格維持高位,并且預測2017-2018年PE-石腦油差價將會收窄。
第二方面,關于PP,王兵利提到中國PP基本實現自給自足,并且中國的大規模擴張將改變全球貿易流向,到2021年印度次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PP進口地區。王兵利最后提出,石腦油一體化企業目前來看利潤豐厚,但是非一體化企業將陷入虧損。
中石油華東化工銷售分公司信息部副經理許彥圍繞“2017年聚烯烴行情研判與展望”作了主題演講,許彥表示總體看,供給方面,17年聚烯烴市場供應增加的壓力是要大于16年的,供應壓力一部分來自新增產能,另一部分是來自檢修的減少。17年仍是產能大幅增長的一年,但PE 和PP的增長方式有所區別,PE壓力是來自外部,PP仍是以國內為主。
需求方面,全球和國內的消費增長還是比較穩定,盡管供應增加(按正常投產),是大于需求增加的,但過剩的不算嚴重,考慮到塑料需求彈性較大,通過價格的調整,能夠消化這個增量。
總體看PEPP價差應該小于2016年,PE品種間的價差也會較去年收窄,石化的利潤會被壓縮。價格運行區間的重心要高于16年,也就是說底部比16年高,頂部很難超過16年。
上海鴻凱投資有限公司化工品投研經理丘岳在會場分享了塑料交易邏輯與投資機會。
對于基本邏輯,丘岳指出現貨價格是錨,庫存結構+情緒是路徑,宏觀+預期偏差是基差。其互相的邏輯關系表現為情緒改變價格, 基差改變交易行為,價格改變庫存結構,從而改變路徑, 改變情緒。價格的形成是積分(加和)了所有的參與者的需求, 使之平衡的過程. 反之, 分析就是一個微分過程, 目的是找出邏輯線, 找到價格和時間的函數曲線。丘岳認為,分析, 交易, 方法論, 數據, 思考方式,乃至萬事萬物,都可以用2分法做簡化,簡化過程中的假設就是邏輯適用邊際。
最后,丘岳根據自己的交易邏輯分享了對塑料品種的投資機會預期。基本面方面,丘岳指出淡季+需求環保減量vs 進口減量+檢修損失, 主矛盾并不明確。另外, 港區庫存壓力仍在(高價有拋壓), 剛需不好, 國產庫存轉移至盤面, 維持盤面升水需要持續性的樂觀預期支撐, 同時需要反季節資金的不斷買入。后續路徑方面,丘岳說道,由于現貨端需求疲弱會持續到7月下, 短期內標品庫存不高, 非標下游消化不夠順暢; 但是9月合約到期尚早, 屬于交易情緒和夢想的階段, 基本面矛盾相對次要。根據以上分析,丘岳總結說,現階段的交易應沒有確定性,矛盾不足夠明確, 短期盤面邏輯大于現貨邏輯,而盤面邏輯不夠穩定, 不足以作為確定性的交易錨。
山東卓創資訊集團有限公司再生塑料主管翟秋萍在會場與大家分享了環保督查常態化再生塑料進口和國產將發生的預期變化。
翟秋萍指出,從區域看,再生塑料主要集中在東北沿海地區,如廣東、山東、河北、江蘇、浙江。近年來有向內地轉移趨勢。從產品來看,通用料分布分散,工程料相對集中。她指出未來兩年,再生塑料的生產將向上述地區的周邊區域擴散。
環保督查常態化對再生塑料的產量影響,翟秋萍表示,受政策影響,國產再生塑料產量下降幅度較大,與其相反,再生塑料進口量有所增長。
最后浙商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期權專家蔣希華講述了場外期權的應用與實例。
蔣希華老師首先詳細講解了期權相關基礎知識以及應用案例,他指出,期權基礎策略主要包括,簡單買賣,價差組合和期權與標的之組合三方面。另外,他還分析了期權理論模型,包括Black – Scholes 模型,波動率和希臘值。隨后他解釋了有關場外期權的知識及應用,他指出場外期權的點價方式包括,固定價,平均價和二次點價。
蔣希華認為,場外期權的優勢在于三點:個性化,策略多樣化以及較小的資金占用量,同時也有其劣勢,包括缺少流動性,和信用風險問題。隨后他比較了場外期權和期貨,并指出用期權來做企業套保的效果要遠遠超過期貨:期貨套保可能面臨追保或減倉的要求,遇到單邊行情還要不斷追加保證金,而期權套保的損失有限,最大的損失就是期權費;期貨策略單一;而期權的策略多樣化,可以根據不同需求而組合;期貨套保就是止損,做就鎖死了,所以期貨套保的壓力非常大。決策層面經常會苦惱,擇時很重要,判斷失誤會造成巨大損失,個人也承擔不起;而期權不但管理風險,還兼顧收益,風險管住了,利潤空間還保留。最后,蔣希華指出期權套保可以是一個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