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中式庭院
號稱時速能達到1200公里的超級高鐵(Hyperloop)正在美國進行如火如荼的研發。而不少中國資本也躍躍欲試想要加入其中。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創科技)是第一家公開宣布將參與超級高鐵項目的中國公司。
5月18日,盈創科技董事長馬義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盈創科技目前的技術準備已經完成,一旦超級高鐵項目進入到建設階段就可以即可投入其中。盈創科技是國內第一家宣布能實現3D打印建筑的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建筑新材料開發和生產。該公司將向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Inc(以下簡稱HTT)提供適用于高速高鐵的3D打印技術、打印高強度、高精準度超級高鐵管理設施以及車站、站臺、車內座椅等設施。
去年9月,盈創科技的股東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亞廈股份,002375)公告稱,盈創科技將以技術眾包的模式參與HTT的項目建設。
馬義和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盈創科技與超級高鐵公司HTT合作的達成,經過了兩年時間的磋商,其間HTT公司的負責人曾三次造訪盈創科技,馬義和也多次率領團隊赴美考察超級高鐵測試線路的建設情況。
“2014年3月,我們第一次向外展示3D打印建筑成品之后,HTT就找到了我們,但同時他們也找了國際上其他的3D打印建筑技術供應商。兩年間雙方經過了多輪技術討論,最后選擇了我們。”馬義和說道。
馬義和透露,在多次會談中,雙方的討論的焦點在于,3D打印的技術能不能達到建造超級高鐵的技術要求,其中效率、速度、成本都是HTT公司關注的焦點。
同時,HTT也給盈創科技在技術層面上提出了挑戰。“最主要的就是在管道的密封性上,在抽成真空,尤其車輛速度那么快的情況下,我們打印的管道在剛性和強度上能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是很關鍵的。”馬義和表示,盈創科技將用水泥為主要材料打印超級高鐵的管道,在管道的結合點上涉及到一些密封性的關鍵技術,這一方面將主要由HTT合作的德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超級高鐵又被稱為膠囊列車,它的概念最早由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提出。馬斯克的設想是,在一個完全真空的管道中,像發射炮彈一樣將車廂以超音速的速度發射至目的地,在行進過程中車艙會全程懸浮在管道中,時速超過1200公里。目前全球已有兩家創業公司在實踐馬斯克的設想,HTT是其中之一,另一家名為Hyperloop one。
今年3月,據美國媒體報道,HTT公司宣布,正在建設超級高鐵的乘客艙,并預計明年年初完工。據HTT介紹,這個懸浮艙長約98.5英尺,直徑為9英尺,重量為20噸,可以承載28-40位乘客,在真空管道中運行速度能達到760英里/小時(約合1200公里/小時)這個理論上的極限,每40秒鐘就可以發送一次乘客。
目前,HTT已經與阿聯酋阿布扎比、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在建設安裝超級高鐵方面達成協議。其競爭對手Hyperloop One此前也宣布,正在計劃在迪拜港和阿布扎比之間打造一個商業化的貨物運輸系統。
眼下,兩家公司的測試線路都在建設和測試當中。不過,從項目進展上來看,距離第一條真正投入使用的線路開工還尚有時日。
3D打印的建筑構件
馬義和也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關于盈創科技合適能真正加入項目還未有具體的時間表。“我們也在等他們(指HTT)的研發進展。(超級高鐵)這個技術,就像我們現在研究的3D打印建筑一樣,都是新技術,還需要別人去認可,也都在研發階段。不過區別是,我們的進展更快一點,馬上就要出成果了。”馬義和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HTT的合作方案中,盈創科技并不直接獲取報酬,而是通過技術眾包的方式,以產品換取HTT公司的股份。馬義和表示,通過這種合作模式,盈創科技可以獲得HTT公司的股權,未來或許會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變現。股權的份額會根據盈創科技最終打印的總量進行折算。
“與HTT的合作意味著盈創進入了交通領域,我們現在很關注的不是量,而是去關注領域的研究。”馬義和說道。
據悉,目前盈創科技已經在上海青浦張江工業園用全球最大的建筑3D打印機打印了10套房子,并且即將在其蘇州工廠挑戰打印一座總高超過100米的建筑。據稱,通過3D打印技術建造一座兩層高的別墅洋房只需要5天左右的時間,建造成本也只有傳統方式的一半。
3D打印的移動廁所
“以后的房子肯定都是打印的,不可能再用傳統方法造。”在馬義和的構想中,3D打印建筑未來前景廣闊,“就像今天你再去找馬車坐,那叫時髦,可能是旅游景點搞的什么體驗和噱頭是吧,交通出行肯定是選汽車,跑得快還安全。”
但馬義和也指出,新技術對舊產業的革新必然面臨著許多阻力。3D打印建筑目前最大的阻力就來自傳統建筑行業和國家標準的空缺。
“建筑是一個高度不透明的行業,質量不透明、成本不透明、控制不透明,3D打印現在是把它搞得透明的,透明對業主來說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整個產業鏈來說,上面有很多利益方都受到影響,因而阻力很大。另外現在國家(政策)這一塊,包括行業標準,推起來也很慢,這些對3D打印建筑的發展都有影響。”馬義和說。
號稱時速能達到1200公里的超級高鐵(Hyperloop)正在美國進行如火如荼的研發。而不少中國資本也躍躍欲試想要加入其中。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創科技)是第一家公開宣布將參與超級高鐵項目的中國公司。
5月18日,盈創科技董事長馬義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盈創科技目前的技術準備已經完成,一旦超級高鐵項目進入到建設階段就可以即可投入其中。盈創科技是國內第一家宣布能實現3D打印建筑的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建筑新材料開發和生產。該公司將向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Inc(以下簡稱HTT)提供適用于高速高鐵的3D打印技術、打印高強度、高精準度超級高鐵管理設施以及車站、站臺、車內座椅等設施。
去年9月,盈創科技的股東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亞廈股份,002375)公告稱,盈創科技將以技術眾包的模式參與HTT的項目建設。
馬義和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盈創科技與超級高鐵公司HTT合作的達成,經過了兩年時間的磋商,其間HTT公司的負責人曾三次造訪盈創科技,馬義和也多次率領團隊赴美考察超級高鐵測試線路的建設情況。
“2014年3月,我們第一次向外展示3D打印建筑成品之后,HTT就找到了我們,但同時他們也找了國際上其他的3D打印建筑技術供應商。兩年間雙方經過了多輪技術討論,最后選擇了我們。”馬義和說道。
馬義和透露,在多次會談中,雙方的討論的焦點在于,3D打印的技術能不能達到建造超級高鐵的技術要求,其中效率、速度、成本都是HTT公司關注的焦點。
同時,HTT也給盈創科技在技術層面上提出了挑戰。“最主要的就是在管道的密封性上,在抽成真空,尤其車輛速度那么快的情況下,我們打印的管道在剛性和強度上能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是很關鍵的。”馬義和表示,盈創科技將用水泥為主要材料打印超級高鐵的管道,在管道的結合點上涉及到一些密封性的關鍵技術,這一方面將主要由HTT合作的德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超級高鐵又被稱為膠囊列車,它的概念最早由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提出。馬斯克的設想是,在一個完全真空的管道中,像發射炮彈一樣將車廂以超音速的速度發射至目的地,在行進過程中車艙會全程懸浮在管道中,時速超過1200公里。目前全球已有兩家創業公司在實踐馬斯克的設想,HTT是其中之一,另一家名為Hyperloop one。
今年3月,據美國媒體報道,HTT公司宣布,正在建設超級高鐵的乘客艙,并預計明年年初完工。據HTT介紹,這個懸浮艙長約98.5英尺,直徑為9英尺,重量為20噸,可以承載28-40位乘客,在真空管道中運行速度能達到760英里/小時(約合1200公里/小時)這個理論上的極限,每40秒鐘就可以發送一次乘客。
目前,HTT已經與阿聯酋阿布扎比、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在建設安裝超級高鐵方面達成協議。其競爭對手Hyperloop One此前也宣布,正在計劃在迪拜港和阿布扎比之間打造一個商業化的貨物運輸系統。
眼下,兩家公司的測試線路都在建設和測試當中。不過,從項目進展上來看,距離第一條真正投入使用的線路開工還尚有時日。
3D打印的建筑構件
馬義和也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關于盈創科技合適能真正加入項目還未有具體的時間表。“我們也在等他們(指HTT)的研發進展。(超級高鐵)這個技術,就像我們現在研究的3D打印建筑一樣,都是新技術,還需要別人去認可,也都在研發階段。不過區別是,我們的進展更快一點,馬上就要出成果了。”馬義和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HTT的合作方案中,盈創科技并不直接獲取報酬,而是通過技術眾包的方式,以產品換取HTT公司的股份。馬義和表示,通過這種合作模式,盈創科技可以獲得HTT公司的股權,未來或許會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變現。股權的份額會根據盈創科技最終打印的總量進行折算。
“與HTT的合作意味著盈創進入了交通領域,我們現在很關注的不是量,而是去關注領域的研究。”馬義和說道。
據悉,目前盈創科技已經在上海青浦張江工業園用全球最大的建筑3D打印機打印了10套房子,并且即將在其蘇州工廠挑戰打印一座總高超過100米的建筑。據稱,通過3D打印技術建造一座兩層高的別墅洋房只需要5天左右的時間,建造成本也只有傳統方式的一半。
3D打印的移動廁所
“以后的房子肯定都是打印的,不可能再用傳統方法造。”在馬義和的構想中,3D打印建筑未來前景廣闊,“就像今天你再去找馬車坐,那叫時髦,可能是旅游景點搞的什么體驗和噱頭是吧,交通出行肯定是選汽車,跑得快還安全。”
但馬義和也指出,新技術對舊產業的革新必然面臨著許多阻力。3D打印建筑目前最大的阻力就來自傳統建筑行業和國家標準的空缺。
“建筑是一個高度不透明的行業,質量不透明、成本不透明、控制不透明,3D打印現在是把它搞得透明的,透明對業主來說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整個產業鏈來說,上面有很多利益方都受到影響,因而阻力很大。另外現在國家(政策)這一塊,包括行業標準,推起來也很慢,這些對3D打印建筑的發展都有影響。”馬義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