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五月份,氣溫回升,除了適合戶外活動外,對吃貨來說也是一種福利,比如馬上,楊梅、枇杷、藍莓、桑葚這些又好吃又營養的水果就要一波波來襲了。說到這里,情不自禁留下了口水。
然而,這類漿果雖好吃,卻一個困擾漿果產業的共同性難題:難保鮮,運輸難。就是說如果通過快遞來郵寄或者多放一天,這些果子便不新鮮不好吃了,甚至腐爛變質。
就拿楊梅來說吧,再過兩個月不到,寧波當地的楊梅即將上市,但凡采摘過楊梅的人大多知道,傳統梅農在早上采摘完楊梅后,一般就近直接流通到市場進行銷售,而部分需要長途貯運的在經過簡單保鮮包裝后再進行流通,但即便如此,為最大程度地保持楊梅新鮮程度,這一系列“采摘-運輸-銷售”的整個過程一般不會超過2天,否則楊梅就很容易變質。
而這意味著漿果不好網絡銷售,無法遠途郵寄。吃不到新鮮貨,這豈能忍啊!
這不,近日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這項科技項目“特色漿果采后保鮮加工關鍵技術與應用”給吃貨們帶來了好消息!
為什么能獲一等獎?這項科技成果牛就牛在最大程度保持了果實品質,減少腐爛率30%~40%,使物流保鮮期延長2-3倍,解決了漿果產品采后易腐爛的瓶頸難題并成功面向行業推廣和應用。
目前,該項成果已陸續應用,幫助20多家企業新增銷售額34.7億元!
孫老師(左一)和同學們
該項目由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與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海通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協同參與完成。
那么這個項目是怎么做到的呢?
參與“特色漿果采后保鮮加工關鍵技術與應用”這一項目的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食品學院的孫金才教授介紹說,研究小組研建了一套實用的漿果保鮮關鍵核心技術。“我們在漿果品種選擇、種植、培養、采摘、加工、包裝以及最后的貯藏和運輸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介入。”
就比如拿孫教授主要參與的楊梅保鮮技術舉個例子。他們研發的一種包裝楊梅的塑料袋看似與普通的塑料袋沒什么大區別,但卻內有乾坤,實質完全不同。
孫教授說,這層運用特殊工藝的塑料袋就像是一層皮膚,它能夠把包裝袋中的不好氣體排除,吸入放在塑料袋外用于制冷防腐的氣體,從而延長保鮮時間。
據了解,中國農學會組織的專家委員會評價該項目: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該項成果已陸續應用于省內外等20多家企業、合作社,累計新增銷售額34.7億元,利潤4.0億元。“技術成果簡便易行,可操作性強,成本低,有效提升漿果商品化保鮮技術水平,其經濟和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