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經過20年高歌猛進的發展,目前無論從總體產能、總產量,抑或是企業數量、管道品種(含自主創新類)均穩居世界第一。作為制造業的普通一員,擁有諸多“世界第一”的塑料管道行業的制造總體水平如何?“十三五”時期,塑料管道的發展前景怎么樣?4月13日至14日在山西太原召開的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第十屆一次會員大會暨2017年塑料管道行業交流會上,與會的業內人士給出的答案是:塑料管道行業也要實施供給側改革,著力于“質”,以“智”為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以下簡稱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我國塑料管道的產量由2012年的1100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1436萬噸,年平均增長率為7.51%。去年塑料管道的出口量為58.22萬噸,同比增幅達到5.87%,但創匯額卻繼續下降,從中可見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繼續加大。
“我們將今年的年會主題確定為‘傳承、創新、品質、智造’,非常符合目前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發展的實際。‘傳承’是塑料管道行業發展的基礎,行業的發展必須傳承其優勢和特色;‘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動力;‘品質’是行業發展的靈魂;‘智造’是行業發展的方向。”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馬占峰說。
重新認識“適度擴大”的需求側
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理事長張建均表示,縱觀過去5年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了行業總產量穩步提高;產業結構優化,行業集中度穩步提高;科技創新及技術進步步伐加快,新產品的市場應用比重持續加大;產品質量水平逐步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質量意識提升,品牌建設取得進步;企業環保意識增強,積極踐行綠色生產;行業綜合競爭力顯著提高,國際影響持續擴大等特點。在“十三五”時期,整個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市場的無序競爭問題依然存在,提升產品質量工作刻不容緩;產能過剩仍是行業發展的巨大壓力等等。
“傳統的塑料管道‘需求側’——具有強勁雙重驅動力的房地產業已經進入調整期,相關管道制品用量受到顯著影響,對以建筑內管道制品為主的生產企業發展影響尤為明顯。進入‘十三五’時期,與管道發展相關的‘需求側’出現了更多機遇。”在國家建筑工程質檢中心副主任黃家文看來,海面城市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住宅產業化及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將會為塑料管道行業提供更多的市場機遇。
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總工程師高立新分析認為,綜合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對塑料管道需求分析,“十三五”期間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對塑料管道的需求平均每年約在500萬噸左右,其中市政工程約需400萬噸、建筑工程約需100萬噸。
統計資料顯示,農用(含飲水安全工程、灌排工程)管道以及市政給、排水管道和建筑給、排水管道目前仍是塑料管道的主要應用領域。從2016年的市場需求和使用情況來看,農業應用達到360萬噸,占比高達25.1%,其次是市政給、排水分別應用172萬噸和144萬噸,占比為12%和10%。
“展望今后幾年,中國塑料管道行業仍會有較好的發展機會,但行業的增速會進一步放緩,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同時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將會繼續深化,洗牌和落后產能的淘汰速度將逐步加快,行業發展資源會進一步集中到有品牌優勢、有質量保障、有競爭實力的企業。”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秘書長王占杰說。
供給側升級智能制造
大會上,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宣布了參加“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質量保障聯盟”的單位名單,這意味著我國塑料管道“質量保障聯盟”模式再進一步。兩年前的交流會上,我國塑料管道行業首次提出“質量保障聯盟”這樣的新形式,以疏通質量這個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在先后探索給水用塑料管道行業質量保障聯盟、燃氣用PE管道質量保障聯盟以及塑料管材、管件用色母料產品質量保障聯盟之后,此次大會質保聯盟模式再進一步。
王占杰表示,質保聯盟是行業發展的一種新的嘗試和探索,目前我國市場上的塑料管道質量水平仍參差不齊,“廉價低質”現象依然存在,整體市場的不規范對行業發展不利,要提高整個行業的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必須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加強行業自律和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同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速“機器換人”步伐,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強化做百年企業的理念,樹立長期的質量和品牌意識,不以“廉價低質”管道產品追逐短期不當利益。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管道行業關于質量已經有了基本共識:‘好設備+好料(合理科學的配方)+好人+執行正確的工藝=品質優良的制品’,這一認識也契合質量體系管理的‘人、機、料、法、環、測’六要素。對于行業的質量提升來說,目前用工成本的上升已經在倒逼企業在人工替代上進行技術升級,完成從制造向‘智’造轉變。”黃家文表示,“智”的本質也是實現“質”的方式和途徑。
王占杰透露,除升級智能制造之外,目前我國塑料管道行業也在按照標準化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積極準備制定團體標準,以做到產品標準全覆蓋,通過加強標準化工作,為產品質量提升和應用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