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和抗壓型車輛需要采用先進高強度鋼(DP、TRIP、TWIP)和Al 合金,進行復雜形狀零部件的成型。本文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討論材料性能的確定和適用于最佳成型條件的潤滑油以及FE 模擬。
汽車行業在輕量化和降低成本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此,企業、OEM,以及一二級供應商,紛紛投資研發新材料,如Al 合金、AHSS 和硼鋼,以減輕重量并提高安全性。而新材料則要求潤滑劑、模具材料和涂層以及新設備等各方面取得同步提升。其中最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進高強鋼(AHSS)及熱壓和淬火硼鋼。 AHSS 包括抗拉強度高達1200 MPa(175 Ksi)的雙相牌號(DP 600~DP 1200),以及誘發塑性(TRIP)、馬氏體(MS)和孿晶誘發塑性(TWIP)鋼。熱壓硼鋼在淬火后的抗拉強度可達到1500~1600 MPa(215~230 Ksi)。
材料特性
行業中普遍將有限元法(FEM)用于工藝設計, 來預測沖壓時發生的金屬流動和可能出現的缺陷。所輸入數據的準確性會影響FEM 分析結果的精確度, 所以必須進行試驗,以確定材料在沖壓條件(雙軸拉伸)下的應力應變特性。粘性介質壓力脹形(VPB)和極限拱頂高(LDH)雙軸試驗,比常規的拉伸試驗具有多項優點。流動應力曲線對于模擬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這些需要通過拉伸試驗來確定。然而,在拉伸試驗中得到的數據基于相對較小的應變,故必須應用外推法。另一方面,脹形試驗則能提供更可靠的應變應力數據,且無需進行外推。
在與本田公司(Honda)進行的一項研究中,采用LDH 和VPB 試驗來確定JAC 270E 鋼板材料的流動應力。假定材料模型遵循Hollomon 關系式:σ = Kεn,其中σ 為實際應力,ε 為實際應變,K 為強度系數,n 是應變硬化指數。對這兩種方法進行的比較表明,實驗得到的k 和n 大致相同。
摩擦和潤滑
在分析一種潤滑劑對某一特定工藝的適用性時,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僅憑摩擦系數的高低來選擇沖壓部件的潤滑劑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考慮工件材質、模具、刀具與工件的界面、變形區、設備、成品件,以及環境(包括處理及沖壓前后的加工) 等眾多因素。
因此從系統的角度考慮問題十分重要。如果某種潤滑劑能帶來低摩擦系數,但會導致工件或模具的腐蝕,造成環境惡化, 或是潤滑油無法清除干凈,那么該潤滑劑就不適用于此應用。因此,在實驗室試驗時,要模擬實際沖壓條件和過程,如此一來在為某種特定沖壓操作選擇潤滑劑時,才能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在凈成型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ERCNSM)評估潤滑性及有關磨損、刀具材料和涂層有關的潤滑劑的摩擦系數時, 會進行杯突試驗和板材拉伸試驗。
本田的一項研究中,通過板材拉伸和杯突試驗,來分析鍍鋅DQS - 270D - GA 鋼材用潤滑劑。采用板材拉伸方法測試了18 種潤滑條件,杯突方法只測試了12 種潤滑條件(在板材拉伸試驗中表現不佳的潤滑劑被剔除掉)。杯突試驗中, 試件夾持力(BHF)分別設定為20 噸、22 噸和24 噸,BHF 為20 噸時的試驗結果如圖1 所示。沖裁與擴孔
通過沖裁試驗獲取材料流變應力數據:沖裁是一個變形極大的成型過程,特別是對高強度且較厚的材料進行沖裁時, 工件的溫度會顯著上升。試件變形區的應變值可能高達2~3, 并可能轉化為高達103 s-1 至105 s-1 的應變速率,具體隨沖裁速度改變而有所不同。同時,視材料的導熱率、強度和厚度的不同,試件溫度會有不同,最高可達300℃。
被輸入沖裁模擬的材料流變應力曲線,通常通過單軸拉伸試驗、雙軸圓頂試驗或隆起試驗獲得。在大多數情況下,用上述方法可得到應變值小于1 的材料流變應力值。在這些試驗中,一般不會達到104 ~ 105 這樣的應變速率。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假設材料繼續遵循應力應變曲線關系,通過擬合方程,將曲線外推到更高的應變值范圍。本案例將沖裁作為潛在的測試方法進行了研究,旨在同時獲取對應于高應變值和應變速率的流變應力數據。利用沖裁實驗結合模擬,以確定流變應力,并獲得對應高應變速率范圍的流變應力數據。
沖頭與模具的間隙對刀具壽命的影響:Hagman 進行的實驗,是為了研究沖頭與模具的間隙對矩形沖頭弧形倒角方向的磨損,如圖2 所示。實驗采用了1mm 厚的Docol 800DP 板材, 刀具材料為硬度60HRC 的Vanadis 4( 是一種鉻- 鉬礬合金鋼,是經粉末冶金煉鋼工藝生產的高性能冷作模具鋼,它有極好的耐磨性和高韌性的良好組合,特別適用于那些因黏著磨損和崩角。) 沖裁試驗表明,弧形倒角半徑為0.2mm 的沖頭在45,000 次沖裁后出現開裂,而弧形倒角半徑為0.5mm 的沖頭則在200,000 次沖裁后仍然完好。該實驗的FEA 模擬結果顯示,當半徑為0.2mm 時,最大沖頭應力超過了材料2200MPa 的極限壓應力; 而當半徑為0.5mm 時,則仍低于2200MPa。因此, 與沖頭與模具間隙保持不變相比,兩者間隙可變會顯著減小或加大磨損。孔翻邊或擴孔試驗:在擴孔試驗中,沖裁孔在拉應力作用下發生拉伸,使孔徑增大。而孔翻邊加工,則是使已在先前沖孔過程中發生大量塑性變形和溫度變化的邊緣材料發生拉伸。因此,邊緣在翻折過程中是否出現裂紋,與沖剪邊緣的材料特性高度相關。在實際沖壓孔和翻邊工藝中,毛邊位置取向是隨機的。沖切孔的位置即可以在毛邊與孔翻邊沖頭接觸(毛邊向下)的地方; 也可能在毛邊與沖頭不接觸(毛邊向上)的地方。
多數嘗試使用有限元(FEM)對孔翻邊建模的研究者,都忽略了沖裁邊緣的幾何形狀及其先前發生的應變的影響,而將其假定為無初始應變的完美邊緣。在凈成型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ERCNSM),采用了錐形沖頭擴孔試驗模擬,以揭示由沖裁帶來的剪切邊緣變形所產生的影響。試驗中所用的板材是DP 590,毛邊向上。沖裁邊緣應變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翻折邊緣的有效應變相當大,高達1.6,并隨沖程持續增加。擴孔建模時,如果行程和擴孔率(HER)相同, 沖裁邊緣觀察到的應變更大。毫無疑問,這些較大的應變會對成型性能和邊緣開裂產生影響。
汽車行業在輕量化和降低成本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此,企業、OEM,以及一二級供應商,紛紛投資研發新材料,如Al 合金、AHSS 和硼鋼,以減輕重量并提高安全性。而新材料則要求潤滑劑、模具材料和涂層以及新設備等各方面取得同步提升。其中最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進高強鋼(AHSS)及熱壓和淬火硼鋼。 AHSS 包括抗拉強度高達1200 MPa(175 Ksi)的雙相牌號(DP 600~DP 1200),以及誘發塑性(TRIP)、馬氏體(MS)和孿晶誘發塑性(TWIP)鋼。熱壓硼鋼在淬火后的抗拉強度可達到1500~1600 MPa(215~230 Ksi)。
材料特性
行業中普遍將有限元法(FEM)用于工藝設計, 來預測沖壓時發生的金屬流動和可能出現的缺陷。所輸入數據的準確性會影響FEM 分析結果的精確度, 所以必須進行試驗,以確定材料在沖壓條件(雙軸拉伸)下的應力應變特性。粘性介質壓力脹形(VPB)和極限拱頂高(LDH)雙軸試驗,比常規的拉伸試驗具有多項優點。流動應力曲線對于模擬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這些需要通過拉伸試驗來確定。然而,在拉伸試驗中得到的數據基于相對較小的應變,故必須應用外推法。另一方面,脹形試驗則能提供更可靠的應變應力數據,且無需進行外推。
在與本田公司(Honda)進行的一項研究中,采用LDH 和VPB 試驗來確定JAC 270E 鋼板材料的流動應力。假定材料模型遵循Hollomon 關系式:σ = Kεn,其中σ 為實際應力,ε 為實際應變,K 為強度系數,n 是應變硬化指數。對這兩種方法進行的比較表明,實驗得到的k 和n 大致相同。
摩擦和潤滑
在分析一種潤滑劑對某一特定工藝的適用性時,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僅憑摩擦系數的高低來選擇沖壓部件的潤滑劑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考慮工件材質、模具、刀具與工件的界面、變形區、設備、成品件,以及環境(包括處理及沖壓前后的加工) 等眾多因素。
因此從系統的角度考慮問題十分重要。如果某種潤滑劑能帶來低摩擦系數,但會導致工件或模具的腐蝕,造成環境惡化, 或是潤滑油無法清除干凈,那么該潤滑劑就不適用于此應用。因此,在實驗室試驗時,要模擬實際沖壓條件和過程,如此一來在為某種特定沖壓操作選擇潤滑劑時,才能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在凈成型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ERCNSM)評估潤滑性及有關磨損、刀具材料和涂層有關的潤滑劑的摩擦系數時, 會進行杯突試驗和板材拉伸試驗。
本田的一項研究中,通過板材拉伸和杯突試驗,來分析鍍鋅DQS - 270D - GA 鋼材用潤滑劑。采用板材拉伸方法測試了18 種潤滑條件,杯突方法只測試了12 種潤滑條件(在板材拉伸試驗中表現不佳的潤滑劑被剔除掉)。杯突試驗中, 試件夾持力(BHF)分別設定為20 噸、22 噸和24 噸,BHF 為20 噸時的試驗結果如圖1 所示。沖裁與擴孔
通過沖裁試驗獲取材料流變應力數據:沖裁是一個變形極大的成型過程,特別是對高強度且較厚的材料進行沖裁時, 工件的溫度會顯著上升。試件變形區的應變值可能高達2~3, 并可能轉化為高達103 s-1 至105 s-1 的應變速率,具體隨沖裁速度改變而有所不同。同時,視材料的導熱率、強度和厚度的不同,試件溫度會有不同,最高可達300℃。
被輸入沖裁模擬的材料流變應力曲線,通常通過單軸拉伸試驗、雙軸圓頂試驗或隆起試驗獲得。在大多數情況下,用上述方法可得到應變值小于1 的材料流變應力值。在這些試驗中,一般不會達到104 ~ 105 這樣的應變速率。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假設材料繼續遵循應力應變曲線關系,通過擬合方程,將曲線外推到更高的應變值范圍。本案例將沖裁作為潛在的測試方法進行了研究,旨在同時獲取對應于高應變值和應變速率的流變應力數據。利用沖裁實驗結合模擬,以確定流變應力,并獲得對應高應變速率范圍的流變應力數據。
沖頭與模具的間隙對刀具壽命的影響:Hagman 進行的實驗,是為了研究沖頭與模具的間隙對矩形沖頭弧形倒角方向的磨損,如圖2 所示。實驗采用了1mm 厚的Docol 800DP 板材, 刀具材料為硬度60HRC 的Vanadis 4( 是一種鉻- 鉬礬合金鋼,是經粉末冶金煉鋼工藝生產的高性能冷作模具鋼,它有極好的耐磨性和高韌性的良好組合,特別適用于那些因黏著磨損和崩角。) 沖裁試驗表明,弧形倒角半徑為0.2mm 的沖頭在45,000 次沖裁后出現開裂,而弧形倒角半徑為0.5mm 的沖頭則在200,000 次沖裁后仍然完好。該實驗的FEA 模擬結果顯示,當半徑為0.2mm 時,最大沖頭應力超過了材料2200MPa 的極限壓應力; 而當半徑為0.5mm 時,則仍低于2200MPa。因此, 與沖頭與模具間隙保持不變相比,兩者間隙可變會顯著減小或加大磨損。孔翻邊或擴孔試驗:在擴孔試驗中,沖裁孔在拉應力作用下發生拉伸,使孔徑增大。而孔翻邊加工,則是使已在先前沖孔過程中發生大量塑性變形和溫度變化的邊緣材料發生拉伸。因此,邊緣在翻折過程中是否出現裂紋,與沖剪邊緣的材料特性高度相關。在實際沖壓孔和翻邊工藝中,毛邊位置取向是隨機的。沖切孔的位置即可以在毛邊與孔翻邊沖頭接觸(毛邊向下)的地方; 也可能在毛邊與沖頭不接觸(毛邊向上)的地方。
多數嘗試使用有限元(FEM)對孔翻邊建模的研究者,都忽略了沖裁邊緣的幾何形狀及其先前發生的應變的影響,而將其假定為無初始應變的完美邊緣。在凈成型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ERCNSM),采用了錐形沖頭擴孔試驗模擬,以揭示由沖裁帶來的剪切邊緣變形所產生的影響。試驗中所用的板材是DP 590,毛邊向上。沖裁邊緣應變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翻折邊緣的有效應變相當大,高達1.6,并隨沖程持續增加。擴孔建模時,如果行程和擴孔率(HER)相同, 沖裁邊緣觀察到的應變更大。毫無疑問,這些較大的應變會對成型性能和邊緣開裂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