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認識擠壓壓鑄技術的主體技術特征及其強大的技術經濟優勢
擠壓壓鑄的主體技術特征,是體現"普通壓鑄充型,擠壓鑄造補縮"原理,它是利用現有壓鑄機完善的壓射系統進行充型,同時又盡最大限度避開金屬液相充型時帕斯卡定律對充型條件(零件可充型面積)的制約。這一點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也是擠壓壓鑄工藝的重要特征:擠壓壓鑄工藝強調的是在滿足充型條件下,盡可能采用最低的充型比壓和速度,這種工藝思想,對要低壓充型的各種厚大零件和成功實現帶型芯壓鑄是一個莫大的優勢。這是它能替代低壓、差壓、重力鑄造及部分帶型芯翻砂鑄造工藝的原因。擠壓壓鑄工藝的提出,極大地拓展了傳統壓鑄機和壓鑄工藝可應用的范圍,其重大的經濟性還在于,一臺傳統壓鑄機如以1.4Mpa的低壓充型,所生產零件的投影面積是原來的80----100倍,可以說,現有設備的工作臺能安裝的模具有多大,就能生產多大尺寸的零件。用一臺傳統J1140型全液壓400噸壓鑄機改造為同時具有400噸擠壓補縮力的擠壓壓鑄機,基本可以滿足擠壓壓鑄一般的汽車、摩托車輪轂這種大規格零件的工藝要求了。以擠壓壓鑄的工藝性推測,一臺同時具有500噸鎖模力和500噸擠壓力的擠壓壓鑄機,即可對付現時九成以上的壓鑄件生產,使用500噸以上鎖模力的傳統壓鑄機,已是一個很不經濟的做法,對小型壓鑄廠來說,則具有極大的投資風險。
擠壓壓鑄工藝所蘊含技術經濟能量是令人驚嘆的。一個同等規模的擠壓壓鑄廠,其設備投資將可比傳統壓鑄廠減少三分之二以上,其工藝適應性卻能覆蓋除翻砂鑄造外絕大部分的鑄造成型。擠壓壓鑄技術的提出,在觀念上的突破可能比其技術本身的突破,意義還要深遠。
6.擠壓壓鑄工藝與傳統壓鑄裝備的切入口
以臥式壓鑄機為例,這種傳統裝備不用新增加機械裝置,也能應用擠壓壓鑄工藝,也能生產擠壓壓鑄件,只是所生產的零件結構稍為簡單,零件的厚度尺寸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于傳統臥式壓鑄機并沒有一個專用的擠壓補縮機構,合模機構須同時承擔合模和擠壓補縮功能,所用的擠壓壓鑄模具,設計的凸模是必須是整個零件投影面積,實質是一個"沖頭",與開式擠壓鑄造機所用模具相似,是一種最傳統、典型的擠壓鑄模具結構。
因此,在傳統臥式壓鑄機上應用擠壓鑄工藝,需要控制好其合模的尺寸精度。最簡單的辦法,可通過所謂的"實時控制"控制好合模的準確位置。通過在壓鑄機上增加一個"位置電控"開關,并對壓鑄機的邏輯電路作相應的調整。壓鑄件厚度精度,受制于這個"位置電控開關"的可控精度。通過這樣改進,整個擠壓壓鑄工藝與現有的立式閉模(沖頭式模具)反壓充型擠壓鑄造工藝極為相似。
用普通臥式壓鑄機進行擠壓壓鑄生產,由于是閉模充型,它不但可生產比傳統立式擠壓鑄造機開模澆注方法生產復雜結構的零件,而且由于壓射系統也比用四柱油壓機改造而成的擠壓鑄造機更完善,它也比立式閉模反壓擠壓鑄造方法可生產出更復雜的零件,其復雜系數與傳統壓鑄工藝是一樣的。
7.擠壓壓鑄的模具頂出裝置與傳統壓鑄模具的異同
用傳統臥式壓鑄機應用擠壓壓鑄工藝,還有一個很不同的特征是其頂出裝置。傳統壓鑄機一般使毛坯留在動模,而擠壓壓鑄工藝則是留在動模或靜模兩種情形都可存在,它對模具結構、模具承力和模具成本產生決定性影響。新設計生產的擠壓壓鑄機必須充分考慮這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擠壓壓鑄模承擔高壓擠壓補縮,它比傳統壓鑄模應具有更高的機械強度,應參考鍛壓模具的設計規范進行承壓強度設計,其頂出桿所需強度也比傳統壓鑄模具的大。要更好解決擠壓壓鑄模具的強度和剛度這個問題,必須簡化擠壓壓鑄模具的結構,這就要按擠壓壓鑄工藝對傳統壓鑄機進行徹底的改造,或應用真正的擠壓壓鑄機了。
三、新型擠壓壓鑄機的設計和傳統壓鑄機的改造簡述
在傳統壓鑄機的基礎上改造擠壓壓鑄機,有兩種途徑:
一是生產壓鑄機的廠家,按擠壓壓鑄工藝的特征,設計生產適應性廣的全能的擠壓壓鑄機。壓鑄機生產廠家按該技術思路設計生產的具有相同鎖模力和擠壓力的擠壓壓鑄機,整機的制造成本只比普通壓鑄機高3%左右。具體改進方案可參考該技術相關的專利文獻介紹。
二是現有的壓鑄廠家對其自有壓鑄機自行改造。
改造傳統的全液壓式鎖模壓鑄機為擠壓壓鑄機,成本是最低的,它只要在設備上加上鎖模機構,成本在5000元至1萬元左右,設備型號噸位大小,相差并不大。
曲肘式鎖模壓鑄機在一般機械廠都能完成改造工作。改造費用一般為設備價值的5%左右。將一臺鎖模力為500噸的曲肘式壓鑄機改造為一臺同時具有500噸鎖模力和的擠壓補縮力的擠壓壓鑄機,成本約3萬元。
兩種不同類別壓鑄機改造成的擠壓壓鑄機,其擠壓壓鑄模具結構會有所差異,這是設計人員需要留意的。有關擠壓壓鑄模具的特點,將另文介紹。
四、結語
擠壓壓鑄工藝與裝備技術的提出,使擠壓鑄造技術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但它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有待同行們在實踐中豐富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