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對透明塑料罩殼類的產品,生產中難以控制其外觀質量,尤其是水紋﹑刮花﹑黑點等方面的缺陷,表現特別突出。要想使產品在注射成型工藝中獲得較高的外觀質量,必須在模具設計時充分考慮注射成型工藝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如塑料材料的流動性﹑澆口位置的選擇﹑制件的脫模形式及模具的溫度控制等。
2 產品結構特點分析
產品結構如圖1所示,材料為透明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簡稱san或as,該材料的特點為:沖擊強度好,有良好的耐熱性﹑耐油性﹑耐化學腐蝕性,彈性模量高,因而廣泛地用于制作耐油﹑耐熱﹑耐化學藥品的工業制品,以及儀表板﹑罩殼﹑接線盒和各種開關按扭等零件。材料的平均收縮率為0.4%,該產品作罩殼使用時,其尺寸精度要求較低,但表面外觀質量要求較高。
圖1 產品結構圖
3 模具的結構及工作過程
3.1 模具的結構設計
注射模結構裝配圖如圖2所示。由于產品要求具有透明的特征,因而模具的脫模機構不能采用推桿頂出,以避免有推桿頂出的痕跡,影響產品的美觀效果,故采用推板推出的脫模機構。頂板用內六角螺釘固定在復位桿上,并在復位桿上于動模板和推桿固定板之間增設壓縮彈簧,以便開模后推板脫模機構能自動復位。為了使推板在推出和合模的過程中,其動作安全可靠,推板與動模型芯的配合必須采用錐面配合,其錐角為單邊8°~10°。型芯成型的根部位置與推板配合的尖角處,至少要留有單邊0.25~0.4mm的間隙,以避免在頂出過程中,因頂板的偏離造成尖部與型芯的碰傷,給以后的成型頂出帶來困難。
1.定模座板2、4、20、22.導套3.脫澆道板5.定模板6.21.導柱7.隔水片8.拉鉤9.推板10.動模板11.限位擋圈12.復位彈簧13.復位桿14.動模座板15.推桿固定板16.推板17.支撐塊18.密封圈19.動模型芯鑲件23.定位圈24.澆口套25.拉料桿26.拉桿27.限位螺釘28.支承柱
對于模具的溫度控制系統,設計時動模型芯鑲件采用了并排的隔片式循環冷卻的結構形式。對于定模型腔部分,在定模板上采用了雙層循環冷卻的方式。在動模型芯鑲件與動模板相結合的面上,必須安裝“o”型橡膠密封圈,以防止冷卻水滲入模腔,影響產品的成型質量。這種循環冷卻的方式不僅使模具的結構簡單,而且可使模具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從而既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又縮短了成型周期。
模具采用細水口標準模架,俗稱“三板模”的模架結構,以實現全自動次序分模過程。分別在不同的分型面上取出澆注系統凝料和產品零件。
標準模架的型號為:3540-ddi-a板220-b板80-410-o。其澆注系統為點澆口自動脫模機構。為了在注射成型過程中使熔融塑料便于填充,在推板上沿型腔的周邊需要均勻地開設幾道排氣槽,以排出型腔中的氣體,同時減少氣體在充模時對熔體的阻力,并防止成型過程中使產品產生氣泡和疏松等缺陷。
澆口套的末端制作成錐面結構,以便在合模時,防止澆注系統中的熔料進入滑動配合面。此外,還可使開模順暢,在滑動配合面上不產生磨損現象。
3.2 模具工作過程
模具合模后安裝到臥式注射機上,在一定的注射壓力的作用下,通過噴嘴將塑料熔體沿澆注系統均勻地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并將型腔中的氣體從推板9上所開設的排氣槽中排出,完成注射過程。在循環冷卻系統的作用下,熔體在型腔中冷卻成型。塑件制品收縮在動模型芯鑲件19上。
如圖3所示,為模具開模及推出零件后的狀態圖。開模時,定模座板1固定在注射機的定模連接板上不動,動模向后移動時,通過拉鉤8帶動定模板5,而固定在定模座板上的分流道拉料桿25拉住澆道凝料,使模具從分型面ⅰ- ⅰ處分開,澆道凝料與塑件自動脫離。動模繼續后移,在拉桿26和限位螺釘27的作用下,脫澆道板3與定模座板從分型面ⅱ- ⅱ處分開,使澆道凝料從分流道拉桿上和澆口套24中自動脫落,完成澆道凝料的自動分離過程。動模繼續后移,拉開拉鉤,使模具從分型面ⅲ- ⅲ處分開,塑件因成型收縮而留在動模型芯鑲件上。
圖3 模具開模及推出零件后的狀態圖
模具的閉合高度為:h0=565mm。
在分型面ⅰ處分開的距離為:h2=125mm。h2的確定須滿足以下條件:h2=澆道凝料的長度+( 5~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