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概念走強,同花順數據,截至發稿,新大洲A漲停,德威新材、豐東股份、成發科技、貴航股份等漲幅居前。
在日前舉行的國家“ 十二五” 科技創新成就展上, 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作為國家大飛機專項的重要成果之一精彩亮相。中航工業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運-20的研制順利推進,相關試驗試飛項目按計劃進行,中國即將真正擁有自己的大型運輸機。建議關注高端鈦材生產商寶鈦股份、 西部超導、 西部材料。
海通證券建議布局高端新材料相關公司。十三五期間國家將重點發展海軍實力,正在建造及即將服役的各類艦艇、艦載機,島礁的建設和防必然是軍工發展的重要時間段,臺海局勢、南海局勢的緊張,也必將促使中國大力御布局,必引致對高端新材料的廣泛需求,建議關注天海防務、鼎立股份。
相關概念股:
西部超導:高端鈦合金和低溫超導材料領跑者
公司是高端鈦合金和低溫超導材料的領跑者。 公司深耕高端鈦合金和低溫超導線材領域,是我國擁有航空鈦合金軍方供應資質的兩家主力企業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唯一的低溫超導線材提供商。 2015 年公司營收 8.87 億元,其中鈦合金收入占比 86%、增長 47.59%,為公司主要業務增長點。
下游軍機升級換代+商飛國產化,催生巨大高端鈦合金需求。2015 年我國航空用鈦占鈦合金市場比例 15.7%,遠低于發達國家 50%以上的占比,同時市場增速 41.16%,顯示出爆發勢頭。我國軍機目前正處于更新升級的關鍵時期,舊機型退役+新軍機量產服役,將催生巨大的高端鈦合金需求。預計未來幾年我國軍機對高端鈦合金年需求將超過 8000 噸/每年,市場規模達到 30億元以上, 以及預計 2020 年以后民用航空飛機對鈦合金的需求將超過 3000噸/年,市場規模 12 億元以上。 公司作為航空高端鈦合金的兩大主力供貨商將顯著受益。
公司打入超導 MRI 供貨商行列,為公司提供新的業績增長點。 根據中國醫療科技網推測, 2013-2020 年我國 MRI 市場復合增長率達到 14.29%。未來幾年我國 MRI 市場需求量達到 1200 臺以上,預計超導 MRI 占比超過一半。公司 2016 年已經與 GE、 Siemens 簽訂 100 臺 MRI 線材供貨的合同,預計未來幾年公司將持續為國際 MRI 生產商供貨,且份額不斷上升。
成本控制+費用控制,公司產品高毛利、高凈利得以維持。公司主要原料海綿鈦近年來持續供大于求,價格持續走低。另外公司海綿鈦第一大供應商中航特材為公司持股的關聯企業,更是保證了公司海綿鈦原料的穩定供給,公司高毛利得以維持;公司近幾年整體費用率增加遠低于毛利率增速,預計未來隨著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公司收入及毛利增速繼續大于三費增速,公司高凈利得以維持。
技術優勢、資質壁壘、核心團隊共筑公司護城河。公司在鈦合金和低溫超導材料領域共取得授權專利 172 件,其中發明專利 147 件,鈦合金生產技術位于國內前列,超導線材產業化生產填補國內空白;公司擁有多項認證和資質,是我國新型飛機關鍵鈦合金材料的首選供應商,是老型號飛機、發動機重要供應商( 公司和寶鈦股份是有軍工供貨資質的兩大主力供應商);公司匯聚了國內多名超導材料和稀有金屬材料專家,形成了以 6 名院士為顧問,以國家核聚變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為技術帶頭人的超導材料和鈦合金材料專業研發隊伍。
投資建議:結合以上分析,公司深耕高端鈦合金和低溫超導線材領域, 2015年收入占比 86%的高端鈦合金業務作為核心業務,將顯著受益于我國軍機升級換代+商飛國產化催生的高端鈦合金需求;同時公司在超導線材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未來有望通過 MRI、質子加速器等下游應用的不斷擴大而提升業績。
估值:預計公司 2016E-2018E 的收入分別為 10.2 億、 11.24 億、 13.38 億,凈利潤分別為 1.58 億、 1.71 億、 1.86 億, EPS 分別為 0.455、 0.492、 0.535元。參考同行業公司估值水平,按 2016 年 PE45X 予以估值,目標價 20.5-21 元。
風險:軍機量產不達預期風險。軍用飛機從研發到量產周期較長且影響因素較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下游客戶降低存貨風險。下游企業對鈦合金采購采取一定的備貨比例,如果下游企業加強庫存管理,減小備貨比例,將對公司收入產生較大影響。市場份額不達預期風險。 寶鈦股份為 A 股上市企業,體量遠大于西部超導,公司與其競爭高端鈦合金市場,存在一定市場份額不達預期的風險。應收賬款快速增加及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經營性風險。
寶鈦股份:鈦供給面持續改善, 航鈦產品前景廣闊
寶鈦股份是國內鈦材龍頭企業
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生產企業,主要產品為各種規格的鈦及鈦合金板、帶、箔、管、棒、線、鍛件、鑄件等加工材和各種金屬復合材產品, 2015 年生產鈦產品7781.24 噸, 計劃形成 4 萬噸鑄錠生產能力、 3 萬噸鈦及鈦合金加工材及一定量的鋯、鎳、鋼等金屬產品生產能力,將國際市場占有率由現在的 10%提升至 20%。
鈦行業去產能進入實質階段
鈦合金具有高比強度和耐腐蝕性,在 2000 年前后經歷了價格上漲和產能擴張階段。2015 年由于生產鈦及鈦合金材料的主原料海綿鈦價格持續下降,行業景氣低迷,海綿鈦產能比 2014 年的 15 萬噸大幅降低了 41.3%,僅為 8. 8 萬噸。由于行業需求不足,海綿鈦價格下降,海綿鈦生產企業陸續減產或停產。 2015 年實際海綿鈦產量 6.2萬噸,比 2014 年的 6.8 萬噸下降了 8.5%,產能利用率為 70.5%。
鈦材下游需求分化,航鈦產品基本面佳
鈦加工材的消費量在 2011 年以后增速放緩,總消費量大約在 4.5 萬噸到 5 萬噸之間,2015 年消費量約為 4.3 萬噸,在傳統的化工、冶金、電力、制鹽等領域的用量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減少,但在航空航天、船舶、醫藥等高端領域,出現了大幅增長,航空航天領域的產品利潤率較高, 消費量從 2014 年的 4861 噸增長至 2015 年的 6862噸,增長幅度達到 41. 2%,應用占比提高到 15.7%。
航鈦及海工領域鈦材具備較大市場空間
航空鈦材用發動機的壓氣機、風扇葉片、盤、導向葉片、軸、外殼、翼梁、襟翼、阻流板、發動機艙、隔板、起落架等部位, 可提高飛機發動機的推重比。 國產飛機使用鈦材的單機質量分數低于發達國家, 大型國產運輸機等機型的鈦材消費仍是我國鈦材主要增量點,未來需求大約 100 架次。 海工領域將鈦材用在船身、發動機周邊及船內配管上,公司 2015 年成功研制深海探測器用球殼,為進入海工領域打下基礎。
公司在航空鈦材領域具備國內和國際上的多項認證,部分產品已經實現穩定供貨,海工鈦材也擁有優勢深海探測器球殼這一產品。 公司未來將著力提升公司鈦材在航空、航天、艦船、兵器、深海等領域的應用比例, 高端鈦材放量帶來業績改善。 預計2016-2018 年營業收入為 24、 26、 29 億元, EPS 為 0.12、 0.19、 0.42,對應 PE 為175、 108、 50 倍。 根據相對估值法測算公司具備相對較高的安全邊際;根據 DCF永續增長模型計算,假設永續增長率在 0%-1%之間,公司合理估值區間在 21.24~25.57 元之間。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 產品研發進度不及預期;產品認證周期超過預期等
天海防務:半年業績預增 4 倍,軍工產業快速增長
半年業績預增 4 倍超預期,金海運并表貢獻業績。 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 9,762 萬元-10,385 萬元,同比增長 370%-400%。其中 2 季度凈利潤預計為 9000 萬元-9504 萬元,業績超預期。主要由于公司轉型升級和軍民融合業務開展順利,尤其 4 月 5 日公告收購金海運 100%股權完成資產交割,金海運成為控股子公司并于二季度開始并表貢獻業績。
預計 2 季度加快訂單交付,金海運業績大幅增長。 金海運主營海空特戰裝備及總成, 客戶為軍方及公務部門。 擁有二級軍工保密資質且四證齊全,多種產品屬于國家豁免披露且獨家生產資格, 填補國內空白, 目前海軍特戰裝備占比約 68%, 根據公告 2016 年已簽及計劃訂單達 3.6 億元, 約占預測收入的95%, 2 季度以來在手訂單逐步加快交付,公司的業績保持強勁增長。 根據收購時業績承諾三年累積備考業績 2.8 億元, 但我們判斷,由于 2017 年計劃及在手訂單 4.57 億元, 約占預測訂單的 89%, 在手訂單充足,未來隨著多種核心新型號產品加速定型列裝,公司業績有望加速增長,業績超預期的可能性仍很大。
投資 20 億成立軍民融合產業園, 加速實施天海全軍防務產業戰略。公司公告 6 月 28 日與泰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簽訂協議,設立天海防務軍民融合科技產業園公司, 計劃投資 15-20 億元, 17 年底投資不少于 10 億元,建設期預計 3-5 年,建成后將成國內首個軍民融合示范產業園, 將引進與培育滿足軍工技術要求的軍工與民用企業入駐, 形成滿足全軍防務需求的產業鏈。園內設有軍工防務技術研究院、軍工防務設備檢測中心、物流中心、配套產業制造區、總成設備制造區、保密中心等功能區。公司利用自身及子公司軍工產業資質、市場技術優勢, 未來在裝備產業鏈科研、設計、檢測與制造等各個環節協同補強, 助推軍工特種裝備及機電防務產業加快規模化。
軍民融合大潮下提供做大做強的發展空間。 未來隨著海軍且部隊擴編裝備升級,戰略定位日益提升,將帶來特種裝備市場的快速發展,公司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軍品市場空白;在軍民融合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軍品市場加速向優質民營企業開放,為公司打開長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
6 個月目標價 36.92 元。 預計 2016 年-2018 年凈利潤 2.2 億元、 3.04 億元、 4.07 億元, EPS 為 0.58 元、 0.80 元、 1.07 元,通過收購成功涉足軍工特種裝備領域,成立產業園加快實施全軍防務產業戰略, 維持買入-A 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傳統業務下滑,軍工業務訂單交付進展緩慢